新车几年年检一次(小货车新车几年年检一次)
新车多久年检一次
新车每年年检一次。
非运营的小轿车等车辆6年内免检,但是每2年需要向车管所交一次交强险保单和车船使用税证明,然后直接想公安交管部门申请领取检验合格标志。
新车6年内免检,此后每年年检一次,具体时间可参考行驶证上登记的月份,当月年检,不要超时。
车辆年检注意事项:
在进行车辆年检前,车主最好对照以下几项,避免出现年检不过关的情况:
1.确保已经交情罚款;
2.不要大规模涂改车辆外观;
3.不要非法改装车辆;
4.确保所有车窗玻璃完好且未贴反光遮阳膜;
5.确保灯具、仪表齐全有效;
6.确保刹车性能良好;
7.确保配有灭火器、反光警示牌;
8.保持轮胎花纹一致;
9.确保未使用可拆卸号牌架和可翻转号牌架。
扩展资料:
年检前需要自检项目:
1、轮胎气压检查:把轮胎气压尽量调到车辆标定气压(看说明书,千万别听轮胎修理部),四个轮胎气压一致。
2、路试刹车:急刹时不能有甩头或甩尾的情况。如果新换了刹车片或刹车盘,一定要跑过500公里以上再去检车。另外刹车片尽量左右同时换,避免刹车力量不均匀。
3、手刹的调整:找个熟悉的修车店,把手刹调到3个牙,即使“咔咔咔”三响,手刹几乎不动了。特别注意,检车合格后,再调回正常状态,否则会费手刹。
4、灯光的调节:灯光亮度要正常,把灯罩擦干净。找个夜间,大灯打远光,距离车灯5米的距离,一般要照在人的腰带位置稍下点。左右和上下偏移不是否决项目,属于建议调整。
5、检车前尽量保持车容整洁,轮胎上没有泥污,特别是灯罩干净。
最佳时间
机动车在年审日前的3个月,都可接受检测申请年审。最好提前两个月或1个多月,别等到距离年检到期只剩不几天才想起受检。
其次,每月10日前,检测站业务量相对偏少,是过线免排队的良机,中旬开始车子增多,下旬是扎堆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车年检
新车几年年检一次?
新车两年年检一次。
1、家用非营运车辆,也就是私家车,购车后的6年之内,是免检的。车辆不需要去车管所检查,但每2年需要车主去交警大队领取贴纸,并在行驶证上敲章;
2、车龄达到6年以上的,车辆每1年都要去车管所验车一次;
3、车龄达到15年以上的,每半年需要去车管所验车一次。
汽车年检的注意事项:
1、首先是汽车年检需要预约,可在“交管12123”app上进行预约,也可以电话联系当地监测站进行预约,尽量避开检车高峰时段。
2、准备好年检审车所需资料,资料分别是身份证、汽车有效交强险保单、汽车行驶证。
3、去参加年检首要是要保持车辆的卫生整洁,需要给验车员良好的第一印象,汽车比较脏的话会显得车辆陈旧,自然验车员在验车的时候就会比较严格一些。
4、然后保证汽车基本功能正常,主要是车辆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还有灯光喇叭等基本电子使用元件,如果有问题还需及时修理好再过来参加检验。
5、检查车辆前后两张牌照是否清晰,如有破损、褪色等问题,须到相关车管所办理换领号牌手续,更换号牌后方可参加年检。
车辆做年检时,车辆违章必须提前处理,不然检验是不予通过的,所以违章记得处理哦。
车内的应急用品要准备好,包括车内的三角警示牌、反光衣、千斤顶等用品,保证没有缺失。
新车几年年检一次
新车根据车型不同,年检要求也不同,普通家用轿车新车每两年年检一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1、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2、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3、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4、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5、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
自2014年9月1日起,试行6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免检制度。
对注册登记6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每2年需要定期检验时,机动车所有人提供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者免征证明后,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检验标志,无需到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申请前,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但车辆如果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的,仍应按原规定的周期进行检验。上述车辆注册登记超过6年(含6年)的,仍按规定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含15年)的,仍按规定每年检验2次。
以上内容参考 济源市政府——机动车年检新规将于11月20日起施行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