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判刑后拘役怎么才能出来(醉驾判拘役了还会罚款吗)
醉驾判拘役去服刑流程
【法律分析】
第一,醉驾被交警查获后,犯罪人会被带去做酒精检测(也就是抽血检验),酒精检测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出结果。第二,结果出来后,公安机关会将相关案件递交至人民检察院,检察院作出逮捕决定后,会由公安机关通知犯罪人进行拘留,并上庭审判。第三,如果犯罪人现场被判决拘役,那么判决结束后,犯罪人将立即进行拘役。拘役的真实生活:每天6点30分起床,整理内务、吃早饭、早点评;完成内务后,开始做早操,并且每天都要背诵监规、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有时候需要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例如做一次性打火机、剥大蒜、分拣黄豆、给磁环绕铜线等;晚上10点就要休息了,拘留所基本上是十来名犯罪人关押在一起,并且晚上还有看守员巡视。拘役对于外面长期拥有自由的人来说,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煎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醉驾进了看守所如何保释?
醉驾只要缴纳一定保证金或提供人保,保证随叫随到,可以向公安申请办理,一般会批准。目前醉驾属于应该判刑的犯罪行为由于醉驾在认定的时候事实清楚、情节简单,不过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来判断,因为醉驾需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才可以保释。不过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来判断。醉驾需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四)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五)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七)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醉驾在看守所里好过吗?因为醉驾刚出来,问过他。每天座板,就是直挺挺的坐着,劳动不多,因为看守所人流量大,不固定,每天都有出来进去的,都是短期的,不像监狱。伙食是清水煮青菜,馒头或者米饭,管饱不管好。吃饭有时间规定,吃不完就饿着,得快点吃。每天睡觉留一个人不能睡,要轮流值班,打呼噜的人家还得给你弄醒了。上厕所就在号里,大家都能看到。每个人一个账号,家属存钱,买东西,也就是买榨菜,方便面,而且不是你想买就买,明明你买的,也未必到你手里。每个号里都有一个板长,管着这几个人,不用干活。也就这些吧。综上所述,司机如果因为被交警确定为是醉驾后被关进了看守所就基本上属于开始处罚了,而此时如果当事人想要离开看守所就必须好好表现,并且结合自己醉驾的具体情况来申请保释,如果符合条件的话就是可能会得到取保候审的机会。
醉驾法院判决后多久执行拘役
法律分析:醉酒驾驶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后,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公安机关执行。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如果醉驾被判处拘役的话,期限为1个月到6个月,数罪并罚的情况下也不能超过1年。同时,醉驾在宣判前被先行羁押的,其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醉驾昨天法院给判刑了,拘役四个月,还能办理取保候审吗
因醉驾被法院判刑了,拘役四个月,办理取保候审,只要是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办理取保候审了。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在取保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如果超过一年一般就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期间不得中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确有犯罪事实的仍然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取保候审并不按羁押程序办理,具体量刑由人民法院根据犯罪事实和具体情节审理确定。法定的取保候审条件有两个: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这两个条件,具备其一即可。此外,任何办案机关都怕担责任,只要体检出不适合羁押的病症,就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在这一年当中既没有提起公诉,也没有重新采取强制措施。说明案件要么做不立案处理,要么撤销案件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