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税(碳排放税率)
碳排放税与碳关税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的话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不一样,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都是归为环境税。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
碳排放税是对国内企业碳排放征收的碳税。
碳关税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
农村房屋安装太阳板发电还算在基地
农村宅基地不属于基本农田,可以安太阳能板。只要不影响到这个土地的正常使用,都不算违建,可以安装使用。
在屋顶安装太阳能板的好处:
1.屋面的组件可以免费帮助“调节”室内温度。夏天和冬天可以分别不花一分钱得到降温和保温功效。
2.从此可以用上绿色节能电力,为全球温室控制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大家相仿的表率。
3.因为减少了碳排放,未来在征收碳排放税或者交易的时候会得到额外的收入。
4.太阳能组件和屋顶完美结合,是美观和社会责任的有效展示。
挪威人是维京产什么
卖油气狠赚一笔,转头又赚新能源的钱,挪威凭什么两头通吃?
文/刘逸敏 周畅 编辑/奥特快
来源:远川出海研究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的挪威,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北极圈,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靠北的国家,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沿海岛屿,也被称为“万岛之国”。
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土面积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人口只有500多万的国家,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生产国之一,而且还同时拥有超过96%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也是当前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这里面就存在两个悖论。第一,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因抢夺资源而战乱不休,或者因为资源陷阱陷入腐败与停滞的怪圈,但挪威好像与这些都不沾边;第二,一个油气生产大国,竟然也是一个大国,这两者如何同时成立?
要一句话概括下挪威的奋斗史,可以说是从北欧最穷到北欧最富。
挪威人基本都是维京人的后代,主要靠打渔和海盗营生,中世纪的时候它隔壁的丹麦、瑞典都已经比较强了,但挪威还是在原地踏步,所以接连被这两个国家统治。
而且由于在欧洲边缘地带,受到的影响小,也没趁着15世纪欧洲成为世界体系中心的时候富起来,一直到19世纪初的时候,挪威生产的产品还是一些基础的农、渔、林,尤其是渔业。鳕鱼、三文鱼、比目鱼、狼鱼、海鳟、马鲛鱼、猪齿鱼..……以及臭名远扬的鲱鱼。
除了各种鱼,还有传说中的海盗美食熏羊头,据说做法极其复杂,但卖相实在可怕。
由于卖鱼赚不了几个钱,所以当时挪威许多人都选择移民海外,其中四分之一都移民到了美国,并且是当时美国移民人群中最穷的。
那挪威怎么一跃成为北欧最富的呢?
这就要说到挪威比较特殊的能源结构——白煤黑金,白煤就是水电,黑金就是石油。
两次工业革命后,科技的进步让挪威人开始琢磨起自己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因为三面环海,多山地、瀑布和湖泊,天然的高差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
挪威在1970到1985年建立了一大批水电站,一直到发展到现在,水电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96%以上,民用电价格极其低廉,逐渐吸引了外国资本来挪威投资设厂,制造能源密集型产品,比如人造肥料、铝和锌。
根据统计,这时候的挪威,几乎一半的生产、制造类企业都由外资成立,就这样挪威逐渐积累起财富。
如果说挪威靠水电立国,那就是靠油气富国。1969年12月,挪威艾科油田被人们发现。这是迄今为止挪威大陆架上的第二大油气发现,即使是50多年后的今天,它的产量仍相当于四分之一个大庆油田。
接着,沿着挪威大陆架,北海海域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挪威人开始修建管道,将天然气送往德国,原油则送往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凭借这些资源,挪威在巅峰时期颠覆时期一度成为仅次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
后来北海油田被英国和挪威开采达到顶峰之后,挪威又转去开发巴伦支海的油气。截止2012年,油气占到挪威出口的43%,GDP的25%,财政收入的30%,直接或间接雇用了25万人口。石油工业出现前,挪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瑞典低40%,现在却高于瑞典65%。
按理说这种卖资源发家的国家,掉进腐败或停滞的资源陷阱是难免的。但挪威似乎并不明显,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挪威用卖油气赚来的钱,组建了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挪威养老基金。
挪威养老基金总规模高达1.3万亿美元,折合8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整个国家GDP的3倍,平摊到每个国民,一人能有24万美元,折合150万人民币。
他们将这笔巨款投资于海外,用来分享全球红利。基金池内70%为股票,重仓腾讯、阿里、Google、等稳定型科创企业,截止2021年,挪威养老基金在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9100只股票,拥有全球所有省市股份的1.4%。即便哪天油卖完了,还能用这个基金赚利息。
基金获得的收益,一部分被拿来提升国民福利,一部分用来对冲高度石油依赖的可能导致的经济周期,剩下的最大部分用来投资石油资源的替代品,也就是新能源。
为什么一个油气生产大国会急着转型做新能源呢?
首先,欧洲对能源问题的关切是有传统的。1997年,欧盟为了达成《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承诺,就建立了一个“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就是给企业都设定了碳排放的上线,也允许出售剩余的排放权,并且通过逐年缩减碳排放权的规模,让企业迫于环保和成本的压力缩减碳排放,然后使用清洁能源。
总之一句话,每个国家企业碳排放达标就赚钱,不达标就扣钱。
基于这种压力,各签署国都开始纷纷开始减排,其中挪威就同意到2012年将碳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水平以下并且不超过1%。而且,当初靠水电发家的挪威,本身也有做清洁能源的历史。从1991年,挪威就开始征收碳排放税、环境税,温室气体税就达到每千克726挪威克朗(合人民币约547元)。
1996年,卖油为主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居然率先开发了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这是个什么技术呢?我们都知道油气开发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废气,那么这个CCS项目就可以把在发电厂或者水泥厂接收到的二氧化碳用胺溶剂提取,然后用盐水的形式沉积在海底, 从而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量。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挪威也是全球对电动车接受度最高的国家。
现在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电动车替换燃油车的计划,比如英国设定的是2035年禁售燃油车,法国、西班牙是2040年,挪威最为激进,直接设定在2025年,所以挪威可能会是全球第一个禁售燃油车的国家,在2020年,挪威纯电动车的销量占比已超过汽车总销量的一半。
当然,要禁售人们已经使用了上百年的燃油车的这种激进计划,需要强力的补贴政策。
在挪威,购买纯电动车不需要缴纳购置税、进口税和买家增值税,而且开车上路还可以节省至少50%的通行费。除了免税优惠外,挪威还给予了路权优惠。平日开电动车上路,可以在高峰期使用公交车专用通道。在过路费、城市中心地区的停车费和拥堵费方面,电动车车主也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减免。
除开政府与民众的接受,靠着过去发展水电资源打下的扎实基础,以及养老基金的财务倾斜,挪威建设了大量电力基础设施。
在挪威,新能源电动车所需的充电桩随处可见。截至2020年底,挪威充电桩数量为1.85万根(1.35万根快充、0.5万根慢充),占据欧洲快充桩的13,平均每1万名挪威居民就拥有35个充电桩,是日本的11倍,主干道每百公里就有2-3座充电桩,甚至就连位于北极圈内的城市也有充电设施。如此密集的充电桩覆盖率,极大方便电动车的出行需求。
另外,由于寒暖流的交汇,挪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冷,即使在冬季,挪威沿海大部分海面都不会结冰,因此不用担心会有恶劣的严寒天气影响动力电池续航。
今年10月1号,蔚来汽车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第一家NIO Space正式开业,标志着蔚来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而早在2020年,小鹏就已经向挪威出海了300多辆电动车,比亚迪也宣布挪威是比亚迪进入欧洲乘用车市场的首站。就连老牌“红旗"汽车的高端全电动SUV "E-HS9”去年据说在挪威市场光预售就超过650辆。上汽集团的国产名爵MGZS更是早就荣登挪威销量榜第七。
扎堆出海挪威背后,是挪威本身对新能源车的重视。除了新能源车,201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挪威驻华大使Signe Brudeset也表示风电已成为中挪合作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挪威在风电开发的经验可以给中国海上风能发展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先进技术开发的中心也会在开发风电的道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去年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中国与挪威能源科研创新中心合作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碳社区,建筑清洁能源冷热电联供关键技术及示范”正式立项实施,主要通过技术突破,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建设来低碳社区/建筑。
在之前欧洲小硅谷爱沙尼亚数字产业的视频中,我提到刘世锦老师在《读懂十四五》里指出数字革命是当代世界的两大浪潮之一,而另一大浪潮,就是能源革命。既然能源革命是普世性的,那这必然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大量可以与其他国家合作的空间。
以能源和气候变化为切入点,既可以作为缓和大国矛盾的抓手,也可以作为国际合作的由头。毕竟,能源与环境关系到整个地球的命运,略带黑色幽默地说,如果地球完蛋了,那么人类的一切矛盾,都不值一提。
百年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剂”
看了“彻底封锁欧美国家,终于出手”这篇文章,有很多感想,近万字的文章背后蕴藏了非常大的信息量,作者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很透彻的讲清了这两个质子——“全球最低税率”“碳排放税”。由于个人水平有限,要对这篇文章理解面面俱到恐怕有些难,我就从全球最低税率以价值创造的征税规则——对中国的影响,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想法,文中作者很明确的指出,全球最低税率确定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我从下面两个方面谈谈我的观点。1、为什么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G20国家会对制定全球最低企业税率感兴趣呢?2、全球企业税率会对我们中国带来什么机遇?
为什么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G20国家会对制定全球最低税率感兴趣。我认为因为有共同利益,全球化以来,获利最多的是跨国跨大洲的超大型企业,现实的情况是,全球化事实上造成了世界各国国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这不是全球化本身的问题,而是分配造成了问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各国税率相差很大,使得这些企业有空子可以钻。举几个避税天堂来说,比如巴拿马,很多做海运的大型货船的注册地就是巴拿马,比如英属维京群岛,比如爱尔兰,欧盟好多企业就把公司总部注册在爱尔兰,还有香港,新加坡等。主要市场在几个大国,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应该收的税收,在这些提供市场的大国却收不到,凭什么呢?制定以价值创造地为征税规则的全球最低企业税,就可以避免这些大资本企业钻空子。该收的税提供市场的国家收不到,导致了这些国家没办法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公共产品,最终减少了各国普通公民的福利,而跨国资本企业的财富却越来越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之后,世界将变得更加不稳定。
全球最低税率执行后,对我们中国会带来哪些机会。我们中国的税率并不低,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如何在这一轮的税制改革中,避免陷入所谓的“财政补贴”“减免税收”之类的议题。虽然,各国包括美国在内存在大量的财政补贴减免税收,但架不住美国人不要脸和双标。耶伦提出全球最低税率,本质上就是希望各国主要经济体交出一部分税收政策主权,这不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接受全球最低企业税率,那就是集体交出一部分税收政策主权,一致的举动就不存在单独国家在税收政策主权上吃亏的概念,而交出一部分税收政策主权是有代价的,比如欧盟一直认为美国的谷歌、苹果、微软、脸书、推特等互联网企业在欧盟经营,需要交所谓的“数字税”,欧盟完全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向美国的企业开征“数字税”,中国也一样,同样可以利用这次税制改革的机会向美国提出一些要求,顺手还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来整顿规范中国自己的互联网巨头。
川普在执政美国的时候,基本上把美国的货币政策都已经用光了,而美元作为全球货币,不会出现相对贬值,这就使得全球各国在全球最低税企业税率这个问题谈判过程中对美国提要求的底子特别硬。那些低税的国家在提高税率的时候一定会把黑锅扣在美国头上,我们中国舆论如果能跟进一些,那些其他国家不满提税的人民就会对美国印象减分、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还可以对美国的谷歌、苹果、微软、脸书、推特亚马逊等互联网企业开征“数据税”,“数字税”等,即使最终不会收到美国互联网巨头太多的税,最少也会让这些美国企业手忙脚乱,形象大跌。这里面中国可以操作的议题那就太多了,我们中国本身税率不低,即使全球加税也不会影响太多。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广交朋友,集体对美国制造一些麻烦,这次全球企业最低税率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机会,美国对这个事情越看重,对相关标准和要求越严格,中国在里面操作的空间就越大。
文章指出价值创造的征税原则,一旦确立对国内经济逐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全球都确定了价值创造的征税原则,一定会倒逼国内税收体制改革,未来国内也会逐渐过渡为价值创造地征税原则,在东西部、南北部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现实情况下,国家如何在价值创造地征税原则中统筹好再分配问题、如何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巩固好现有的脱贫成果,这都是我们应该好好考虑的问题。
我想两个“质子”,带给中国的机遇是千载难逢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发展趋势正如孙老师所说“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中国梦的实现务期必成”!
碳排放税汽车怎么收取
如果确实要实施碳排放税,那应该按照机动车的碳排放量来征收。具体还要看政策是怎么规定的。
拓展资料: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
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与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同,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以实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