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的简单介绍
醉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醉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醉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一、醉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1、醉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醉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酒驾、醉驾的处罚标准有哪些
酒驾、醉驾的处罚标准具体如下: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
3、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4、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罚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包含两节需要证明的事实,一是行为人有逃逸行为,二是有致人死亡的后果。关于第一节事实,判断行为人是否逃逸的标准,不以事故发生后行为人距离事故现场远近为标准,应以其主观上是否有逃避处罚的目的,客观上是否“离开”现场为标准。关于第二节事实,判断是否因逃逸致人死亡,需要证明三点:被害人被撞击后是否处于生存状态、死亡结果与交通事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被害人如被及时送医是否有生还可能。行为人同时具有逃逸即“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等情节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交通事故 撞人致死逃逸判多少年?
交通事故 撞人致死逃逸判多少年?
根据楼主的叙述,该司机不是“肇事逃逸”,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及全国人大对“肇事逃逸”的司法解释:只有当肇事司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而逃离现场的,才构成“肇事逃逸”。
根据《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定义,该司机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会被判刑。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海,因而发生重
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可见: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司机必须“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楼主叙述的司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朋友驾车撞死人后逃逸被抓要判多少年
首先得看你朋友驾车撞死人有没有违法行为或违法行为和撞死人是否有因果关系,这关系到他是不是有罪。也就是说看他是不是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
负的话,就会被定为交通肇事罪,而且还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会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如果被撞的人当场未死,是因为你朋友逃走了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就会判到七年以上。
如果负次要责任或者是意外的话,是不构成犯罪的。但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建议:如果构成犯罪了,建议你的朋友赶紧自首并且积极赔偿获得受害人家属谅解,以减轻处罚。
5.相关法条:司法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 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撞死人后逃逸一般会判几年?
交通肇事后逃逸,一般认定为全责,致人死亡的涉嫌交通肇事罪,法律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开车撞死人,肇事逃逸能判几年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撞死人后逃逸会怎么判刑
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哗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第四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条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第六条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 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第八条 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三十万元至六十万元、六十万元至一百万元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条第(三)项的起点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开车撞死人了最多判几年?
看你的态度了!如果家里很有钱,那就积极点,多补偿点,可能会判个两三年,还可能会缓刑呢!!如鸡家里不是很有钱,还是得积极些,能所力及吧!祝你好运吧!
我想问直接撞死但没有逃逸的判几年
1、如果对方有过错的,不用判刑,按照正常交通事故处理;
2、驾驶人存在重大过错,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如果是故意驾驶撞人的,则按照故意杀人罪处理,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撞死人逃逸不够钱赔要判多少年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能赔偿,不能从轻处罚。
撞死人逃逸判几年
王警丽律师肇事逃逸会判有期徒刑3年以上7年以下,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积极赔偿受害人一方判缓刑的可能性很大
醉酒驾车撞死人逃逸应该判多少年?
不可以。民事赔偿抵搐了刑事责任。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有可能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积极赔偿的话可以少判一点。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一般都是怎么量刑的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一般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赔偿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按、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有逃逸行为而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至于实际判多少年要依据案情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扩展资料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一)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二)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逃逸后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肇事者逃逸车主去世如何处罚?
一、肇事者逃逸车主去世如何处罚? 肇事者逃逸后车主去世的,被视为是发生 重大交通事故 ,死亡且逃逸判处 有期徒刑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是无期徒刑。 构成这一特殊的情节加重犯其条件为:首先,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 交通肇事罪 基本罪的构成要件;其次,因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的对象是否仅仅指第一次 交通肇事 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将他人撞死,又 交通肇事逃逸 因而过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够按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理?我们认为除上述解释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应当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论处,而不应简单地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同种数罪或者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处理。 再次,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因此必须考察死亡结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抢救的不作为而发生,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的发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个独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认为构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最后,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 另外,在交通肇事逃逸过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动机,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进而将他人又撞死撞伤的,还又可能构成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或者交通肇事罪和 故意杀人罪 数罪并罚 。 事故发生后肇事者要知道: (1)对现场勘查完后,处理事故民警可暂扣肇事车辆和驾驶证行驶证。 (2) 当事人在第一次与公安交警部门联系处理事故 时, 应协助做好如下工作: a、如实写出肇事详细经过的书面材料; b、要办好车方和对维修车辆的保险委托书; c、视事故损失情况向公安交警部门交纳一定的押金 ; d、如涉及伤人时,要到伤者所在医院办理伤者伤势证明。 (3) 涉及人员伤害的事故, 公安交警部门可指定一方预付伤者所需的抢救费和 医疗费 ,结案时按责任承担。如事故责任者拒绝预付或暂时无法预付的,公安交警部门可以暂扣肇事车辆至结案。 (4)办理结案时,应先与公安交警部门预约办理时间,带齐与事故有关的资料,如财产损失估价单、维修发票、相片等,前往公安交警部门处理。 (5)抢救医疗费的预付 抢救治疗的医疗费是指伤者接受抢救治疗起至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或者抢救无效,停止抢救时止所发生的 医疗费用 。该医疗费用由医院作初步的估价,并由交警部门书面通知 交通事故 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或者肇事机动车的所有人预付,未付足或拒绝预付的,交警部门继续暂扣肇事车辆。 (6)车辆的定损 由交警部门委托物价部门组织对车辆损失价格进行评估鉴定,鉴定时限为7日内,经批准可延长7日,如对评估鉴定结论不服可向上一级交警部门提出重新评估鉴定。 (7)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 交警部门根据查明的交通事故事实、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和作用大小等,认定各方的 交通事故责任 。 召集各方当事人宣布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时,交警部门要出示现场图、照片等 证据 材料,并说明定责的依据和理由,然后请当事各方签收后,发给责任认定书。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期限为: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经上级批准,可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重新认定的期限为30日。 (8)损害赔偿的调解 责任认定宣布后当事各方无异议,或者上级交警部门作出重新认定并向当事各方宣布后,由交警部门召集各方进行调解,交警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 赔偿标准 ,逐项列出赔偿项目和数额,并向当事各方公布,组织协商。 调解次数限2次,期限为45日,经两次有效调解未达成协议,交警部门作出终结向当事各方发给《调解终结书》,有关损害赔偿问题由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 诉讼 解决。 伤者治疗终结之前,不能进行调解,但双方同时提出要求提前结案除外。 综上所述,在事故发生之后有人员受伤的,肇事的司机应该主动下车进行救援,至少要保证不会有更多伤害或者损失的产生,但是对于那些主观山直接逃逸的人来说,进行加重处罚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再加上受害人去世的话还需要在原有的程度上加重处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