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起因(民法典出台的原因和意义)

2023-03-10 民法典

拿破仑民法典的内容~~~全部都要。。

编辑词条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被中国人知晓,大概是在清末洋务运动之后。有一个似真似幻的故事说:清末一场科举考试中,有点洋务知识的考官出了个作文命题为“项羽与拿破仑”。一位饱读经书的考生提笔苦思,实在无法理解这个题目的含义,于是写道:“项王力拔山兮气盖世,岂畏拿一破仑乎?”不要笑话这个被闭关锁国的传统教育制度所害的旧知识分子。

拿破仑于1821年病死圣赫勒拿岛,他在临死前说:“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是中国法学教育中民法学的必讲课程,但只有民法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才有可能会去通读它长达2281条的条文。在我们兴师动众起草《中国物权法》的时候,我们不由得要想起这个法典。因为眼下我国的民法学者在争论的好多民法物权原理,200多年前这个法国皇帝组织的法学家已经解决好了。

1789年6月,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国民议会通过决议宣布,“所有各类赋税与奉献,凡未经议会正式明确批准者,在全国各省份概予停止”,国王也无权决定税收。国王路易十六为此大怒,解除了主张税收权归议会的财政总监内克的职务。

国王与国民议会的矛盾激化了。7月,巴黎城被起义者控制。巴士底狱被攻克。以“谁有权决定赋税”为起因的法国大革命就这样全面爆发。1792年9月,统治法国上千年的君主制被废除,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1799年拿破仑乱中夺权,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

10个月后,他下令成立由四名委员组成的“民法起草委员会”,规定委员必须在11月内完成民法起草。起草委员会按期完成了民法草案,经大理院和上诉院研究修改后,提交参政院讨论修改。参政院围绕民法草案,共召开了102次讨论会,拿破仑亲任主席并参加公议97次。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了这部人类历史上的典范性法典。被拿破仑任命为民法起草委员的四人是大理院长特龙谢(Tronchet)、罗马法专家马尔维尔(Malleville)、政府司法行政长官普雷阿梅纳(BigotdePréameneu)、及海军法院推事波塔。

《拿破仑法典》又称为《法国民法典》,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于1804年公布施行。经过多次修订,现仍在法国施行。它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 ,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1870年以后,在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

法典内容 《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通过。法典除总则外,分为3编,《法国民法典》第一版封面共2281条。第一编是人法,包含关于个人和亲属法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二编是物法,包含关于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在静态中的民事权利客体的规定。第三编称为“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编。内容颇为庞杂:首先规定了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其次规定了债法,附以质权和抵押权法;最后还规定了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实际上,该编是关于民事权利客体从一个权利主体转移于另一个权利主体的各种可能性的规定。

立法原则 这部法典可以用3项原则予以概括:自由和平等原则、所有权原则、契约自治原则。

①就自由和平等原则来说,该法典包括两条基本的规定。第11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指非政治性权利,包括关于个人的权利、亲属的权利和财产的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1974年改为18岁),到达此年龄后,除结婚章规定的例外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这就是说,在原则上,每个人从成年之日起,都享有平等的民事行为能力,虽然关于这种能力的享有在法律上定有某些限制。

②就所有权原则来说,法典第544~546条给与动产和不动产所有人以充分广泛的权利和保障。所有权的定义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国家征收私人财产只能根据公益的理由,并以给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补偿为条件。不论是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人,都有权得到该财产所生产以及添附于该财产的一切物。这一规定使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可以自由地使用、收益和出售,同时农民的私有土地也得到了保障。该法典还规定了对他人财产的用益物权和地役权,这对小农经济是重要的。

③契约自治,或称契约自由原则,规定在第1134条中:“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除非该契约违反了该法典第6条所说的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才不具有法律效力。契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的一致,其目的在于产生某种法律上的效果,或者将所有权从一人移转于他人,或者产生某些债务,或者解除当事人先前缔结的债务,或者只是改变已经存在的一些约定。该法典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意思表示的一致以等于法律的效力,来使他们以自己的行为产生相互间的权利义务,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法律地位。所以,契约自治,也称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契约一经合法成立,当事人必须按照约定,善意履行,非经共同同意,不得修改或废除。契约当事人的财产,甚至人身(该法典原来规定了对违约债务人的民事拘留),都作为履行契约的保证。基于这些观念,立法者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契约义务的强制履行、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履行迟延、债务人的破产程序等等。

在《法国民法典》中用1000多条条文来规定契约之债,可见契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性。契约自治也是在形式上平等和自由的名义下实行的,并且是自由和平等原则的逻辑结果。对于这个原则,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予以深刻的批判。

随着100多年来法国政治、 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该法典也经过100多次修改,以不断适应新的情况。其中较重要的有:1819年的法律废止了第726、912两条,从而使外国人在继承法上和法国人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1854年的法律废止了第22~33条的民事死亡制和第2059~2070条的民事拘留制;1855年的《登记法》改进了关于抵押权的规定。1871年开始的第三共和国得到巩固以后,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法典改革运动。该运动主要针对婚姻法和亲属法,结果,关于结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的修改,特别是放松了对于父母同意的要求,对当事人较为方便。离婚制度一度于1816年废除,1884年得到恢复,但基于夫妻共同同意的离婚到1945年才得到恢复。关于亲权的行使,发展了加以控制的制度,并且在1889、1910、1921年的《受虐待或遗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亲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予以剥夺或限制。由于战争的结果,1923年的法律曾对收养的规定作了重大修正,1966年的法律再次进行了修改。关于夫妻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由于1891、 1917、 1925年的法律补充规定了对配偶遗产的一部分享有用益权而有所扩大。1965年的法律根本变更了在丈夫单独控制下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废除了奁产制,并且许可妻子在不经其夫同意下开立银行帐户,并管理其个人财产。1970年的法律废除了丈夫是一家之长的原则。最后,1972年的法律废除了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的不平等地位。

法典的影响该法典在不少资产阶级国家里有颇大的影响。首先,在1804年原属法国因而自该法典施行之日起即属于它的效力范围的一些国家中适用,比利时和卢森堡现在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的法典。该法典在法国的某些前殖民地中也仍在施行。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现行的民法典,部分以该法典为基础,部分以《巴黎习惯法》为基础。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自1825年起采用了该法典,不过作了若干修改和补充。其次,有些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例如,1838年的《丹麦民法典》是依据该法典制定的,1940年的《希腊民法典》也是以该法典为范本的 。最后,还有很多国家的民法典在编纂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该法典的影响,如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1867年的《葡萄牙民法典》、1889年的《西班牙民法典》、1855年的《智利民法典》、1869年的《阿根廷民法典》、1916年的《巴西民法典》等。

《拿破仑法典》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原则鲜明,编排合理,逻辑严谨,语言简洁,是世界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部诞生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保卫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制定的。而且这部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也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随着拿破仑在欧洲的军事扩张,《拿破仑法典》也被应用到法军所到之处。由于该法典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因而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从而具有了广泛的世界意义,其内在的价值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光彩夺目。

《拿破仑法典》目录:

总则 法律的公布、效力

第一编 人

第一章 民事权利的享有及丧失

第二章 身份证书

第三章 住所

第四章 不在

第五章 结婚

第六章 离 婚

第七章 父母子女

第八章 收养与非正式监护

第九章 亲 权

第十章 未成年、监护及亲权的解除

第十一章 成年、禁治产及裁判上的辅助人

第二编 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限制

第一章 财产分类

第二章 所有权

第三章 用益权、使用权及居住权

第四章 役权或地役权

第三编 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

总 则

第一章 继 承

第二章 生前赠与及遗嘱

第三章 契约或合意之债的一般规定

第四章 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

第五章 夫妻财产契约及夫妻间的相互权利

第六章 买 卖

第七章 互 易

第八章 租 赁

第九章 合 伙

第十章 借 贷

第十一章 寄托及讼争物的寄托

第十二章 赌博性的契约

第十三章 委 任

第十四章 保 证

第十五章 和 解

第十六章 民事拘留

第十七章 质 押

第十八章 优先权及抵押权

第十九章 对于债务人不动产的强制执行及债权人间受分配的顺位

第二十章 时 效

民法典起因(民法典出台的原因和意义)

拿破仑法典颁布于哪一年

1804年。

拿破仑法典是在1804年3月21日颁布的。之所以说《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则,是因为法典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所有权原则、契约原则。

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权无限制和不可侵犯的原则;契约自由的原则;过失责任原则。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介绍: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1789年6月,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国民议会通过决议宣布,“所有各类赋税与奉献,凡未经议会正式明确批准者,在全国各省份概予停止”,国王也无权决定税收。

国王路易十六为此大怒,解除了主张税收权归议会的财政总监内克的职务。国王与国民议会的矛盾激化了。7月,巴黎城被起义者控制。巴士底狱被攻克。以“谁有权决定赋税”为起因的法国大革命就这样全面爆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拿破仑法典

民法典182条规定

一、《民法典》第182条关于紧急避免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二、什么是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指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三、紧急避险的构成要素

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这些条件是:

1、避险意图

避险意图是紧急避险构成的主观条件,指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因此,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为了保护非法利益,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例如,脱逃犯为了逃避公安人员的追捕而侵入他人的住宅,不能认为是紧急避险,仍应负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刑事责任。

2、避险的对象

紧急避险是采取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客体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明确这一点,对于区分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行为人的不法侵害造成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的危险的情况下,如果通过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的方法来保护合法利益,那就是正当防卫。如果通过损害第三者的合法利益来保护合法利益,那就是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不同,是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重要区别之一。

3、避险起因

避险起因是指只有存在着对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危险,才能实行紧急避险。不存在一定的危险,也就无所谓避险可言。一般来说,造成危险的原因是以下这些:首先是人的行为,而且必须是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前面已经说过,对于合法行为,不能实行紧急避险。其次是自然界的力量,例如火灾、洪水、狂风、大浪、山崩、地震等等。三是来自动物的侵袭,例如牛马践踏、猛兽追扑等。在以上原因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造成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实行紧急避险。

如果实际并不存在着危险,由于对事实的认识错误,行为人善意地误认为存在这种危险,因而实行了所谓紧急避险,在刑法理论上称为假想避险。假想避险的责任,适用对事实认识错误的解决原则。

4、避险客体

紧急避险是采取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如果通过损害不法侵害人的利益的方法来保护合法权益,那就是正当防卫。如果通过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的方法来保护合法权益。

5、避险时间

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在发生的危险必须是迫在眉睫,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已直接构成了威胁。对于尚未到来或已经过去的危险,都不能实行紧急避险。否则就是避险不适时。例如,海上大风已过,已经不存在对航行的威胁,船长这时还命令把货物扔下海去,这就是避险不适时。船长对由此而造成的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

6、避险可行性

紧急避险的可行性条件,是指只有在不得已即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时,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这也是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重要区别之一。因为紧急避险是通过损害一个合法权益而保全另一合法权益,所以对于紧急避险的可行性不能不加以严格限制,只有当紧急避险成为唯一可以免遭危险的方法时,才允许实行。

《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这是因为在发生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这些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应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履行其特定义务,而不允许他们以紧急避险为由临阵脱逃,玩忽职守。

7、避险限度

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是指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其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那么,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紧急避险是否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呢?对此,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一般认为其标准是: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之所以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就在于紧急避险所保护的权益同避险所损害的第三者的权益,两者都是法律所保护的。只有在两利保其大、两弊取其小的场合,紧急避险才是对社会有利的合法行为。所以,紧急避险所保全的权益,必须明显大于紧急避险所损害的权益。

实施此类行为,只要避险得当,没有再成不必要的损失,是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但此种行为是以损害他人权益而为代价的,故而必须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才能实施,且在实施此行为后,应当给予受害人一定的经济补偿。

初三历史资料

世界近代史

☆近代化(近代社会):

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自由化、民主化,构建资产阶级的人文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接受近

代文明

☆资本主义的发展:

16——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完善、走向成熟,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

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资产阶级的统治巩固和扩大,近代社会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级,近代社会终结,向现代社会迈进

☆资本主义制度:

生产力:大机器生产

优越性(进步性)生产关系:雇佣关系

思想意识:要求摧毁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发展的要求

局限性:贫富不均

☆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

生产工具先进,交通便利,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

☆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掠夺

☆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确立资本阶级统治(英国、法国)

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组度废除旧制度(俄国、日本)

4、通过对外发动王朝战争(德国、意大利)

☆四大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 性质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 14——17世纪 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

会大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人文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资产阶级领导的、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理性主义 洛克、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

自由主义思想 19世纪 略 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边沁、孔德、杜威

社会主义思想 19世纪 略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文艺复兴运动

1、中古世纪,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性,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

展,引起广泛的不满

背景 2、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荣区域——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兴起许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资

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

3、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含义: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自

由,表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的思想文化运动

发源地: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影响范围:几乎西欧所有国家

影响: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

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推动作用,是近代

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

国籍 称谓 作品 意义

但丁 意大利 诗人、

文艺复兴的先驱 《神曲》 《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 意大利 艺术家(画家)、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

莎士比亚 英国 文学家(戏剧家) “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使英语文学创作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联想,以和悦的眼神、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人性的光辉,达•芬奇

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赋予笔下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与典雅,鼓

励人们去大胆追求不受宗教璀璨的世俗生活,完全摆脱宗教题材的束缚

☆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不是古代希腊、

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进行反封建、反教会、反神学斗争,为资产阶级服务

☆16——18世纪的四次巨变: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运动

启蒙运动

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背景 自然科学取得长足的进步

封建君主制依然存在,人们群众的利益仍然不断遭到侵犯和剥夺

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不满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斗争,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摧毁封建制度

含义:17——18世纪,许多思想家的理论启迪人们的思想的时代是“理性时代”,提倡的思想是“理性主义”

天赋人权: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

卢梭. “人民主权说”:人的权利是自然赋予、不可剥夺的天然权利

代表人物 “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代表资产阶级激进派(小资产阶级),提出“三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立”学说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其精神支柱天主

教教会,抨击天主教教会的罪恶行径,指出教皇实力建立在“成见与无知”的基础上

意义:“性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理论依据

☆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文艺复兴运动的矛头指向是欧洲宗教神学,启蒙运动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新航线开辟

根本原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黄金成为最贵重的商品和主要交换手段,追逐金钱的

梦想和日益膨胀的发财欲望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物质动力

原因 条件:欧洲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地理知识在

欧洲的传播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

间接原因:《马可•波罗游记》的盛行,使欧洲人认为东方非常富有,有利可图

目的:开辟市场,掠夺财富

时间:15世纪——17世纪

代表人物: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含义:15世纪——17世纪,欧洲各国在进行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

性质:殖民扩张活动

1、锤炼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坚强乐观的精神,开阔眼界

对欧洲 2、欧洲市场扩大,欧洲贸易中心变化,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欧洲各国加入殖民行

列,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大肆掠夺财富,欧洲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加速欧

影响 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海外市场和原始积累

积极作用:是继郑和远航之后人类航海史上的又一壮举,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扩展人类的活

对世界 动空间和范围,连接欧洲与非洲、亚洲、美洲的航路,打破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

和孤立发展的局面,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产生了

消极作用:使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长期陷入落后和贫困之中

时间 资助国 航向 航线 意义(地位)

迪亚士 1487 葡萄牙 向东 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好望角→印度洋 穿越大西洋,发现好望角,

开辟欧洲至印度的海上航线

哥伦布 1492 西班牙 向西 西班牙→大西洋→美洲 略

达•伽马 1497 葡萄牙 向东 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好望角→印度洋→印度西海岸 实现欧州人从非洲沿岸

到达东方的夙愿

麦哲伦 1519——1522 西班牙 向西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西班牙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

☆西班牙、葡萄牙多次开辟新航线的原因: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沿岸;国力较小,无力争夺欧洲大陆;造船和航海技术较好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目的:为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寻找黄金

过程:哥伦布每到一个地方就宣布是西班牙王室的领地,现墨西哥到阿根廷的广大中、南美洲地区,除巴西以

外都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体现新航路开辟具有殖民主义色彩),但既没有找到通往中国和印度的新航

线,也没有圆黄金梦,临死前仍误认为到达了亚洲的印度,因而美洲的土著居民被称为“印第安人”,

加勒比海上的岛屿被称为“西印度群岛”

个人才能和信念,自学获得地理学、天文学、航海学等专业知识,并坚信地球是圆的

成功的原因 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见“新航路开辟”“原因”

☆麦哲伦:

进步性:是伟大的航海家,1519——1522进行环球航行,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地圆说,为

世界航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局限性:是殖民强盗,新航路的开辟具有殖民主义色彩,拉开长期血腥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序幕

☆新航路开辟后,印第安人遭到殖民主义者的野蛮掠夺和种族灭绝,处境极其悲惨

☆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的早期殖民活动的区域与所开辟的新航路基本一致,如西班牙主要在美洲,葡萄牙主要

在非洲、亚洲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6——18世纪

特点:暴力形式(武装斗争、人民起义)、法律形式(利用立法手段)

举例: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共同点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异同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结果:取得胜利,改变社会性质,确立资产阶级政权

不同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的发展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性质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美国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 资产阶级

结果 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英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成为总统制的联邦国家

法国成为共和制国家

颁布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影响

对英国:确立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对欧洲:迅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打击、削弱欧洲封建势力,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1、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以小胜大、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杰出战例;2、打碎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道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3、独立战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的进步的政治精神,对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深刻的影响,促进法国大革命爆发,有力地推动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

进步性:彻底摧毁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局限性: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只为少数人所享有,所有人的民主、平等与自由仍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和目标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

时间 1689 1776.7.4 1791 1804

人物 —— 托马斯•杰斐逊 —— 拿破仑

颁布机构 议会(国会) 第二次大陆会议 制宪会议 ——

内容

严格规定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的权力;确定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公民应有的权利 1、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2、人民主权说:人民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利去改变它或废除它,并建立一个新的政府;3、宣布独立: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并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1、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2、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第一次确认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并吸收大革命以来的各种社会立法和理论上的成果

影响 确立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为限制王权提供宪法保障,法律取得至高地位,使人治走向法治

书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对美国建国以后的国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它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进步性:1、“自由、民主、平等”原则成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的一面旗帜,在反封建战争中起巨大的号召作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2、开启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提出尊重、维护人权的思想

局限性:只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规范,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限制王权(国王的权力),保证国会的权力

◇《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直接原因(导火线):1638苏格兰人民起义

特点:剥夺王权、保留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盟,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和不彻底性

对战双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

开始的标志:1640新议会(国会)的召开

封建势力和新贵族先后爆发两次内战

过程 1649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1653克伦威尔任“护国公”,成为统治英国的独裁者

1660军官蒙克把查理二世接回,查理二世被迎立为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结束的标志:1688“光荣革命”(“宫廷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复辟王朝,威廉和玛丽到英国执政

☆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后来破坏资产阶级共和制

☆英国人把宗教信仰看的很重要的原因:

人的宗教信仰反映他的政治态度,比如天主教教徒支持王权是保守的,新教徒主张推翻王权,建立资本主义制

度,发展资本主义

☆典故“风能进,雨能紧,国王不能进”的含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公民有权拒绝国王,但无权拒绝贫困”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产生贫富不均的制度

☆英国实行民主政治、但不取消国王的原因: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逐渐壮大

2、政治前提:1688“光荣革命”

3、历史传统:1415《自由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成为立宪的政治基础

4、理论依据:17世纪启蒙思想

☆当今英国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力

美国独立战争

17——18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形成现代美国的基础,从事罪恶的“三角贸易”

背景 北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形成市场,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1756——1763英国与法国为争夺在北美的殖民统治权展开“七年战争”,英国战胜法国

英国因长期战争财政困难,向北美各个殖民地增加税收,实行高压政策,阻碍北美发展,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导火线):1773波士顿倾茶事件

对战双方: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统治者

开始的标志:1775.4.19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6.7.4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决定组织大陆军,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过程 初期:美军受挫,英国军队的实力远远超过大陆军

转折点:1777.10萨拉托加大捷: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鼓舞士气,坚定信心

1781.10约克镇战役: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军事对抗阶段结束

结束的标志:1783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是一场正义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得道多助

胜利的原因 全体北美人民在华盛顿的正确领导下英勇作战,不屈不挠(根本原因)

广泛的国际援助(法国、荷兰)

☆华盛顿:

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777.10带领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

1781.10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制定1787年宪法,1789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6

在做了两届总统后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开创民主政治的先河,

是美国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是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法国大革命

政治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封建等级制度下阶级矛盾激化

原因 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宫廷腐败与财政危机

思想原因:启蒙思想的传播

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的标志:1789.7.14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代表阶级 上台时间 被推翻时间 措施

斐扬派 大资产阶级 1789 1792 颁布《人权宣言》

吉伦特派 工商业资产阶级 1792 1793 1792.9.22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 小资产阶级利益 1793 1794.7.27 革命被推向高潮,实行“革命恐怖政策”

过程

结束的标志:1794.7.27“热月政变”,结束雅各宾派的统治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天主教教士←贵族←平民(城市资产阶级、农民、平民和市民)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功绩: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

☆推动法国大革命不断走向高潮的主要力量是人民群众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专政):1804拿破仑建立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拿破仑三世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9建立

☆拿破仑时代:1799.11.9雾月政变——1815.6.18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

前期成功的原因:个人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才干,适合法国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后期失败的原因:对外战争威胁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他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同时连年

的征战造成法国的经济困难

评价:是法国大革命时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军事独裁者。1799年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

后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

程,为培养人才、鼓励科学研究和科技教育做出贡献。但拿破仑也有局限性,他的对外战争功过参半,

早期战争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具有正义性;但后期战争侵犯多国主权,

损害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导致人民反抗,最终帝国覆亡

☆雾月政变:1799.11.9,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国家政权,政变后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

☆对内政策:颁布法典:

措施:巩固政权,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铁腕统治,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802拿破仑通过修改宪法使自己成为终身第一执政

事件 1804.5拿破仑再次修改宪法,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2拿破仑成为资产阶级皇帝,开始统治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0拿破仑制定颁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对外政策:发动战争:

具有复杂性:

性质 前期:具有反侵略、反干涉性质的民族战争,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后期:带有浓厚的霸权主义色彩、具有侵略性的战争

1805.12奥斯特里茨战争

1810奥地利公主路易斯嫁给拿破仑,拿破仑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帝国的铁蹄踏遍除俄国外的整个欧洲

事件 1812拿破仑率军进攻俄国,以失败告终

1813莱比锡战役:法国军队在德国被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

1815.6.18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在比利时滑铁卢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从此退出法国政治舞台

影响: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用刺刀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过程,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推广到所征服的欧洲国家,战胜欧洲干涉力量,争取欧洲霸权

☆拿破仑登上政治舞台的决定性因素:资产阶级期望稳固的统治维护自己的利益

☆《民法典》说明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皇帝,没有破坏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拿破仑对后世影响最大的

☆华盛顿与拿破仑的共同点: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在人类社会由法治向人治转变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华盛顿、拿破仑、孙中山

怎样评价拿破仑的《民法典》?

统一了法国的民事法律,对法国法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以成文法典的形式确立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将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以法典的形式固定下来。

所确立的近代民法四大基本原则在法律上保障了资产阶级尊重人、尊重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利的伦理要求,为资产阶级社会中人们追求财富的积累奠定了法律基础。

作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在内容和编纂技术上取得了光辉成就,为那些与法国有共同或近似法律传统的国家在制定民法典时所效仿,对大陆法系的最终确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804年公布施行的《法国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近代民法典,是第一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和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民法典。它在1804年(甲子年)公布时的名称是《法兰西人的民法典》。1807年9月3日法律赋予它《拿破仑法典》(Code Napoléon)的尊称。该法典有1804年、1807年、1816年3次的官方版本,特别以1816年的王政复古版留传下来。所以我国商务印书馆的译本中保留着"国王"和"王国"字样。别的版本则在"国王"下有"(共和国总统)"字样。

《权利法案》 《 独立宣言》《 民法典》这三则文件反映了当时欧美社会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

《权利法案》: 起因斯图亚特王封建专制统治朝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政治影响《独立宣言》:起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各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是人权宣言的蓝本。独立战争推动18世纪欧洲革命。《人权宣言》: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法国大革命纲领性的历史文件。表明社会形态正向资本主义发展,一切意识形态以资本发展为主。另外欧美社会开始酝酿人权主义,推掉了一切不利于资本发展的形式,表明历史已从近代到现代过度。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民法典清算(民法典清算组)
下一篇 民法典立法法(民法典立法过程及意义)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民法典起因(民法典出台的原因和意义)

拿破仑民法典的内容~~~全部都要。。 编辑词条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被中国人知晓,大概是在清末洋务运动之后。有一个似真似幻的故事说:清末一场科举考试中,有点洋务知识的考...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