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案例(中国同性婚姻案例)
我想找一个关于同性恋者的案例
督导案例:寻回迷失的自我上
―― “网络同性恋者”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陈岱炜
来询者:苏菲 性别:女 年龄:21 婚姻状况:未婚 教育程度:本科在读。
外在表现 声音清亮,外形条件佳;性格内倾,秉性固执,人格独立,现实人际沟通差,网络沟通佳,对咨询师信任。
生活中的苏菲
苏菲(化名),女,21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身材高挑,衣着时尚,是一个很有个性、颇具吸引力的女大学生。只是近来眼圈微黑,颇为忧郁。由于网络同性恋的问题,前来寻求心理咨询。
家庭环境
苏菲自幼生活于北方市区,母亲是公司职员,父亲为一外贸公司经理,因父亲工作缘故,父母常两地分居,所以父母沟通少,家庭矛盾不断。不和睦、欠完整的家庭,加上专制的家庭教养方式,让苏菲倍感童年无父爱,幼年无自由。同时苏菲虽表面顺从母亲,内心实则叛逆,所以高考时,选择了东南沿海,希望可以远离父母。
精神创伤
在校期间,苏菲因外形条件佳,较早进入异性恋爱期。大一下,就被男友占有、伤害、并抛弃,同时挚友背叛她抢走了男友。导致苏菲对男性有不安全感,对同学、好友信任顿减,整日沉迷网络,不喜学习,与同学交流渐少,有自闭倾向。
离奇恋情
苏菲因情感受创,迷恋网络期间与贾罗林网恋,在“网恋期”虽缺乏现实的人际沟通,但苏菲在虚拟中,用情颇深、自得其乐。千里相见后,发现贾罗林为一“女同志”,惊奇之余默默接受对方同性相恋的要求,体验同性相恋。当时苏菲虽对同性恋行为有厌恶感但不愿改变,惧怕事情曝光,有羞耻感;内心矛盾,焦虑心慌。但因同性恋行为给予苏菲带的巨大快乐、及网络的高度隐蔽性,逐步掩盖了同性恋与苏菲“性取向”的不协调状态。半年里,苏菲与贾罗林通过电话、网络、信件、千里幽会等隐蔽方式,进行同性恋。但因双方远隔千里,相恋渠道隐蔽,精神恋爱成分高,现实恋爱程度低。
情感危机
因第三者插足,贾罗林和第三者占时空优势:同校、同系。苏菲的同性恋情感危机凸显,三者为此争吵不断……。同时苏菲拒绝接受贾罗林“三人同恋”的提议。于是苏菲喜怒无常,不知所措,寻求支持。
咨询过程中因与贾罗林同性恋情一波三折,在情感危机中,苏菲出现“性取向”混乱,所以情绪波动严重,心情郁燥,意志消沉。
咨询结果
在四个月的咨询中,苏菲逐步寻回迷失的自我,辨明了“性取向”,并在行动中向异性恋步步回归,逐步建构了一个正确的理想自我。
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咨询:失衡的三角架
失衡
苏菲是异性恋者,对女性本无欲望和激情。半年前她卷入了一场隐秘的网络同性恋。半年来,苏菲一直偷偷地乐着。但最近同性恋“男友”贾罗林告诉她:“在学校,我已有女友了,长的很像你。”苏菲对此压力颇大,感受到第三者的巨大挑战,因此近期心情抑郁,夜难成眠。
追忆
在大学,因相貌出众,苏菲颇受男生青睐,一年级就有男朋友了。一天男友坦言:“追求你,但并不爱你,因为是和阿伦(同班同学)打赌一定可以追到你,应赌约才来追你。我现在有女友了,是阿莲。”且阿莲是苏菲挚友,美丽的情感世界很快被打破了:男友欺骗了他,挚友夺己所爱,苏菲感到很难在现实中继续与人沟通,越发自闭。
在那痛苦的时段,苏菲沉迷网络,在网络里找到了另一个天地,在聊天室里认识了贾罗林,苏菲说,让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只听过声音的人,也爱上她真的不容易。网恋半年了,真的想见网络中白马王子的真面目。冲动的她乘火车千里迢迢去赴约,让她吃惊的是对方是一个女生,而且是同性恋者,更奇怪的是,她没有拒绝贾罗林“继续同性相恋”的要求。
回校后,对自己同性恋的取向,苏菲犹豫、彷徨过,不过同性恋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快乐掩盖了一切。苏菲说:“不论男性、女性只要快乐就好。”而且没有其他人知道,苏菲偷偷地乐着。
半年来,贾罗林不断结识着新“同志”,不过对苏菲还是用情很深,双方电话、书信不断,只是最近出现了第三者,危机也出现了。
要求
苏菲询问:“我该怎么办,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把贾罗林抢回来。”
面对苏菲的要求,我拒绝了。我告诉苏菲:“心理咨询不是替你拿主意,而是帮你出主意。而且不能出馊主意。”
苏菲不愉快地盯着我,无奈地摇头,在这里我感受到苏菲强烈的不满,和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经过我的细心解释,苏菲最终点头接受了。
咨询要点:
首先,在尊重苏菲“性取向”的前提下,我尽力营造了交流与咨询的氛围,尽力让苏菲了解心理咨询的意义,也让我尽可能多了解苏菲的真实想法,我们间的互动是一种平等、尊重的互动。
接着,我积极引导苏菲宣泄了在危机中产生的负性情绪,探讨了第三者插足的危机处理办法,注重调整心态,让她放下包袱,以平和心态应对挑战。
最后针对苏菲人际沟通的自闭,思维常限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个人私利。即认知模式不能站在同学和贾罗林的角度考虑问题,用理想的模式去强求社会现实,想法常常脱离实际。我鼓励苏菲与“贾罗林”多沟通、多交流,而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想,希望苏菲在真实的社会实践尤其在切实人际沟通中,自己去调查证实,切实了解贾罗林的想法,同时希望苏菲能在这个过程中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真正回到客观现实中来。
咨询结束后苏菲向我要了电话,我们相约晚上8:30-9:30较为适合。
第二阶段咨询:三人可以同恋吗?
我接到苏菲的电话,苏菲情绪波动严重,起伏剧烈;语调沮丧,语音低沉。
尴尬的新问题
这一阶段的咨询是围绕着“三人可以同恋吗?”的话题展开的。
原来,苏菲与贾罗林就第三者的不协调状态协商未果,贾罗林提出“三个人在一起不是很好吗?失去你我伤心,失去她我也伤心。”苏菲对贾罗林的态度,表面不反对,但内心充满了憎恶。
咨询要点
在倾诉的过程中,苏菲不断表达着对贾罗林“游戏式”同性恋的痛恨,同时表示不能接受“三人同恋”的提议。
首先,我与苏菲深入探讨了“三人同性恋”的问题,对第三者的出现进行了内、外归因。引导苏菲将自己的期望和潜伏的想法表达出来。苏菲要求“两人同恋”,反对“三人同恋”;我们分析了第三者出现的主、客观原因:网络同性恋的虚幻厌倦感,现实同性恋的新奇刺激感。
接着,我们讨论了苏菲的“性取向”,苏菲坚持自己是异性恋,但对自己同性恋的原因也不甚明了。
苏菲的“性取向”到底是什么,收集的信息不充足,论证还需要逐步深入,而且苏菲对自己同性恋改变欲望不强,所以我尊重她的体验和感受,在明晰苏菲的“性取向”前,咨询保持中立,不予干预。
同时我也了解到苏菲的家庭教养方式。
苏菲自幼生于北方某市区,独生女。父母常年两地分居,自小与母亲一起生活。因父亲是云南某外贸公司经理,长年奔忙在外,父女一年难得相聚三两次,所以童年缺少完整的父爱。
苏菲的家教严格,活动常受限制,抱怨童年无自由;父母间交流不畅、冲突频发,母亲常迁怒于苏菲,感觉童年不安全。
不幸的童年造就了她固执、叛逆、独立、自闭的个性。所以上大学时,苏菲选择了一个可远离父母的沿海学校。
第三阶段咨询:失恋的反思―初醒
“我连打了好多电话,都找不到你。”
“我两天都没有吃饭了。”
“我是躺在床上给你打的。”
我听到苏菲打酒咯的声音。“喝酒了,你?”
“我在喝舍友给我买的啤酒。”
原来苏菲与贾罗林的矛盾激化,彼此都不能容忍对方,提出分手。两天来苏菲一直陷于失恋的痛苦中。
贾罗林的“游戏人生”唤起了苏菲对自我抉择的反思。在咨询中,苏菲不断表现出懊悔,后悔当初不该默默接受,不该用情太深。我认为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即苏菲反思同性恋,有强烈改变同性恋欲望的关键时刻,积极顺应苏菲的转变,提出相应的办法。
咨询要点
首先,我积极引导苏菲宣泄不满。苏菲依引导,从头到脚发泄着对贾罗林的怒火,数点着贾罗林的缺点,苏菲愤恨地表示不为失去贾罗林而伤心,将渐渐淡忘贾罗林。不过不解自己荒唐举动的原由,且陷得如此深。宣泄就像探照灯不断照亮苏菲黑暗的内心世界,在不断的光照中,不断将苏菲潜意识的内心冲突上升到前意识层面,逐步升级到意识层面中。
接着,我们将问题聚焦于为何深陷于这场不可思议的同性恋中,在我们平等、尊重的人际关系基础上,我不断重复、澄清苏菲的看法和情绪,在苏菲不断对自己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的改组中,同时结合上两次咨询的信息,苏菲不断反思,渐渐领悟到为何会疯狂地爱上贾罗林的内在表征含义。
最后,我们一同惊喜地得出苏菲同性恋的表征含义。
其一:严格的家教:父母常限制苏菲与异性的交往,甚至与同性好友交往也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所以自幼内心存在对父母的反抗,这种反抗逐步生长,当苏菲步入内心冲突的青年期后,反抗终于由量变累积为质变――叛逆。当苏菲面临同性恋的抉择时,叛逆成了苏菲转变的内在动力。
其二:人际沟通不畅:大一男友的欺骗、挚友的背叛,不安全的人际沟通,创伤性的情感经历,成了苏菲深陷网络同性恋的外在推力。
其三:苏菲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精神需求,加上与贾罗林同性恋的体验,使精神恋爱为主的网络同性恋更加稳固。
咨询结束后,苏菲惊喜地发现,深陷同性恋的真实动机,即发泄对父母专制的叛逆,发泄对前男友的怨恨。当苏菲的精神恋爱被打破时,我强化苏菲的社会责任感,使苏菲在自我意识的层面上可以放眼未来,抓住生活的主流,强调一种看开人生的领悟。
苏菲开始了反思、领悟,并顺应改变,不断回归到异性恋的现实世界中。
第四阶段咨询:“我的性取向”――苏菲的阻抗
“对我来说是同性恋好,还是异性恋好?”
这个问题在第三阶段本已辩明,我意识到苏菲所提问题背后的内心矛盾。
“你说呢?”我反问,等待苏菲的回应。
苏菲坦率地说:“我觉得我本是异性恋,即使同性恋也一直当“贾罗林”是男性,不过我有过同性恋经历,也有过异性恋经历。如果以后我有男友,我想真实面对、不想隐瞒,他知道这些后,他还会接受我吗?”
改变的障碍
我深吸了一口气,真个尖锐的问题,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处女情结、大男子主义、以及对同性恋的误解,苏菲的忧虑是情有可原的,同时我也感受到同性恋经历在苏菲内心投下的巨大阴影。
第四阶段对于苏菲的疑虑,我们不断进行探讨、分析,在讨论中帮助苏菲找到阻止她改变的内在原因。
意识层为惧怕父母、朋友、同学知道她的同性恋经历,害怕事情曝光,即同性恋的阴影。
潜意识层是苏菲对旧的价值系统的一种保护,这个自我价值系统曾经是苏菲的精神支柱和心理财富,即保护自我、回复过去的阻抗。咨询必将涉及到苏菲自我价值体系、人格结构的调整,都会遭遇或多或少的阻抗。
在这里我着重拓通苏菲来自意识层的阻抗,一起找到了更直接的原因:
错位的自我意识
苏菲的自我意识结构中,主体自我(I)与客体自我(Me)的互动过程,为处于非常态的人际沟通“认知和行为模式”阻隔了,主体自我(理想自我,镜中自我)占据过多疆土,客体自我逐步缩水,主体自我(I)与客体自我(Me)的常态沟通萎缩了。
即对于自己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追求的人生奋斗目标过于理想化;同时苏菲想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态度、评价,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倾向理想化。而苏菲对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所拥有的感官,原真的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的现实自我,同理想自我、镜中自我大相径庭。社会、他人的评价过于稀少,自己的想法、猜测常常代替了他人、社会的评价,构成了苏菲一个倒置的人格,逐步形成自我中心的认知模式、及自我封闭的人际沟通模式,而这两个模式成了苏菲适应异性恋的巨大障碍,使苏菲不断处于自卑和自我否定中。
不断帮助苏菲脱离自我中心、领悟自己的不合理认知模式。使苏菲在意识层中建立一个积极正确的主体自我,然后在自我意识的内部矛盾运动中去拓通阻抗,到达改造客体自我。
在不断的认知“离中化”过程中,问题清晰了,不过说与做,领悟与改变还是不同的两个层次。改变需要切实的行动,苏菲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同时咨询也必须不断地深入。
阻抗的升级
“我不甘心,这样就失去她,我要让她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我要让她尝尝我的厉害。”
“我想最后见她一面,来一个彻底的了断,这样才完满。”
我明显感受到苏菲怨气背后潜伏着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
“为什么想用这种方式做彻底了断?”
苏菲摇头:“我不知道,只是觉得也许这样结束才好。”
“你对贾罗林的还有回复过去的想法吧!”
“嗯,不知道……也许有吧!”
咨询要点
苏菲表现出一种想保护自我,回复过去的天然心理倾向,我渐渐体味到苏菲在咨询中的小规模阻抗。面对苏菲的执着,我的正面辩解收效甚微,若继续坚持辩解,我们的咨询必将陷入僵局,同时我也意识到,我的心太急了,而且也感受到我“先占性”的异性恋认同。
所以我们绕开问题的中心,旁敲侧击来寻找阻止苏菲改变的原因。希望在主体自我(I)和客体自我(Me )的交互矛盾中,拓通阻抗、改造客体自我。
苏菲与贾罗林沟通日少,好象苏菲的情感问题也渐被淡忘。咨询似乎渐次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但苏菲的情感问题不如想象中改造得一样好,情感在沉寂一段后,在外因的刺激下,又一次沉渣泛起。
第五阶段:动摇的心
情感的反复
“期末,他回家路经我家。他竟然是和那个女孩一起回的。我犹豫了很久,终于决定去见见他们。”
“我没有想到我没有哭,因为那个女孩,真的很普通,只是个子也挺高的。哎……”
“不知道为什么,火车开动的时候,我觉得好失落……对贾罗林的信心又一次抬头,有恢复过去的想法。”
“他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再爱我了。有时我这个人真的很奇怪,很多问题都要想问个明白,也许是我的耳根比较硬吧,听说耳根比较硬的人往往很有想法。”
从这时起,苏菲的情感又往回走了一段路。这段路虽波澜大,痛苦多,不过却彻底打消了苏菲回复过去的想法,同时我再次深入协调了苏菲与父母的冲突。
我要的自由
“我再也憋不住了,不想再对着电话和电脑;因为,看不见他的表情,不知道他是否在欺骗我;我希望可以真实面对,再也不能忍受任何的欺骗。我真不想再拖下去了,也拖不起。”
“我想见他,看他的眼睛,当‘他’的面摊牌;我想,这样了断才完满。”
这一阶段的咨询,正值学生暑期归家。在家那难以了段的情感纠葛又一次浮出水面,我又一次介入苏菲的情感反复。
“爸妈不同意我去他的城市旅游,昨晚与爸妈吵架后,我哭了,但我不能和爸妈说真实的情况,如果他们知道了,该多伤心啊。”
我体味到苏菲与父母的矛盾和内心的苦恼。
“他最近们天天监视着我,连上街买东西,爸爸都在后面跟着我,我受不了了,晚上一个在房间里,真想找一根绳子从窗户爬出去……”
“我都这么大了,他们还像小孩子一样对我。连打电话给你,都是乘他们出去的时候,我受不了了,我要自由啊!哎……”
咨询要点:“子女在父母的眼中永远是孩子”,苏菲近期的异常表现,引起父母的警觉,做父母的也颇为担忧,父母注意不断加深与苏菲的沟通,旁敲侧击地引导、安慰苏菲。
在暑期不利于了断的时段,苏菲与父母幼年的内心冲突,在危机中再一次爆发。
一方面,我注重调整苏菲急于了断的心态,对于她的情感反复我没有给予干预,注重澄清中她与贾罗林现实的关系,协助苏菲明了其真实的境遇。以平和心态,顺其自然,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相信现实的例证可以帮助苏菲领悟。
另一方面,利用在家的有利时机,注意苏菲与父母的沟通,注重疏导苏菲与父母的关系,澄清误解。苏菲在情感上开始接受父母,并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理相容性不断拓展,苏菲渐渐明了父母的苦心,领悟到自己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父母的关系渐渐趋于缓和,不过与贾罗林的情感还需要时间来进一步来了断。
第六阶段:特别的了断
“对不起,没和你商量,我提早回校了,现在我已经在‘他’的城市了。”
她传递的QQ短信让我颇为震惊,但又觉在情理之中。
“我在酒店给你打的电话,前天晚上有四个人睡在这里,他们两个人睡床上,我睡在椅子上,还有一个人睡在地板上。”
“我受不了他了,昨天和他摊牌了,‘我不能容忍三个人,选他还是选我’。但他还是选择了她,我真的好失败。我气得差点把车票给撕了。”
“我有两天吃不下东西了,也睡不着。真想不要再醒来,一直到永远。我真的好累,好冷啊!”
“我不想回去,因为回校我装得好痛苦,回家我对不起父母,我也要自私一回。”
在虚拟和现实交互中,苏菲精心构建的乐园被残酷的现实步步吞噬;当回复过去的希望仅存一隅、延口残喘时,却被现实的例证击打得粉碎,连最后的希望也灰飞烟灭了,苏菲躲在心灵废墟的角落,自怨自艾。在巨大的痛苦中苏菲的思维倾于消极,行为逐步退缩。
这一阶段的咨询,貌似起伏大、难度大,其实不然,恍如最后的挣扎虽惨烈但必然消亡。
咨询要点:
首先,注重疏导苏菲在应激情境中产生的负性能量。
接着,待苏菲情绪稳定后,让苏菲“权衡轻重”,把握生活的价值、人生的意义,苏菲逐步领悟到人世间没有走不过去的坎,人生对未来追求的无止境性。苏菲倾斜的心理天平在“权衡轻重”中获得缓解。
再次,让苏菲以个体的存在和意义为依据,把握“判断是非”。引导苏菲正视客观结果,明白“福祸互换”的道理;避开社会层面上对自我的负性评价,而强调对“贾罗林”和自己行为的主观动机进行道德判断,引导苏菲积极归因,提升苏菲的自我价值感,希望她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最后,在“权衡轻重”和“判断是非”的次第渐进中,引导苏菲构筑一个正确的价值评估体系。咨询在这里通过价值导向干预了苏菲的同性恋想法,将苏菲的注意力引向对道德规则的遵守,激发苏菲的社会责任感。
终于,咨询逐步开始走向明朗,苏菲也平静地踏上了回校的火车。
如何克服同性恋?详细点
同性恋倾向有三种形式,一是对异性没有兴趣,只对同性产生兴趣,从而产生爱情的一种现象。二是双性恋。有这种倾向的人通常对男人和女人“来者不拒”,可以和同性或异性都产生爱情并发生性关系。三是特殊环境造成的同性恋倾向。比如在监狱、军队、单性别学校等只有一种性别的环境里,把同性作为“补偿”而当作性爱对象的一种现象。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恋爱倾向,其成因多与心理因素有关,应该得以纠正。以下方法值得尝试:
从成因入手
这是一种精神分析疗法,从其病症的早期成因入手来帮助其改变性取向。具体做法是:首先,要让其尽量回忆童年的一些事情,是不是被父母当作另一性别的孩子来对待,以至与对自己的性别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或者是父母的影响度的不同,家庭状况和关系有一定的异常,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回忆这些童年的事情来找到形成这种性取向的原因,并在心里得到纠正和排解。然后要对自己进行观念上的改造。用理智的成人化的思维去评价童年的一切,可以给自己一些鼓励的话语和自制的方法,比如告诉自己小时候“假小子”的行为已经是过去了,现在起自己应该是一个大姑娘了,是一个淑女了。
正确看待异性
如果你是因为从前受到过异性的伤害而开始惧怕异性,并对异性失去兴趣,那么你就要对异性有一个全新的充分的认识。从而逐渐摆脱对异性惧怕的心理,试着去面对异性,接触异性,减少自己对异性的排斥心理,最后达到消除焦虑,改变性别取向,建立真正健康的异性之间的恋爱关系。
排斥疗法
这是让自己对同性产生厌恶和排斥的一种疗法。具体办法是在面对同性照片的时候用不好的声音和气味刺激自己的感官,让自己对同性产生不好的想法和厌恶的感觉,而在面对异性照片的时候用美妙的音乐和好的气味来刺激自己的鼻子和耳朵,让自己对异性留下好的印象,产生美妙的感觉,这样,就能逐渐让性别取向得到转移,最终达到和异性能够正常交往、恋爱的目的。
去同性恋的争议及丑闻
Michael Busseea麦可巴希及Gary Cooper盖瑞库伯,两位曾是走出埃及国际协会的创始人坠入情网,于1979离开组织及妻子,并举行同志婚礼。巴希后来成为主要的反性向疗法及出埃及国际协会的发言人。于六月2007 ,巴希与其它走出埃及国际协会的干部,举办了一个公开道歉会,向因性向疗法及谎言的受害者们道歉,他后来称呼自己的角色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婚姻心理师,福音教徒,及骄傲的男同性恋。
强迫未成年者参加性向疗法同性恋治疗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就是强迫未成年青少年参加性向疗程或营队。于2006年媒体报道性向疗法团体密集的举办青少年为主的活动证据引起许多州立执法人员的关心,并因认为有虐待儿童的疑虑与家长进入火爆口角。许多青少年因为受不了家长的强迫而选择逃家其中一位案例是知名媒体人琳道夫Lyn Duff。1991年琳道夫十四岁时便公开自己的女同性恋身份,琳道夫的母亲基于关心,便从她祖父母家中强行压制她至盐湖(Salt Lake City)城进郊的雷文戴尔精神病院(Rivendell Psychiatric Center),琳道夫的住院费用,是以性别角色混淆症(Gender Identity Disorder)申请加洲教育经费全额补助,因此留下记录。治疗内容包括:电击治疗、厌恶治疗(看同性恋色情刊物病并闻氨水催吐造成厌恶感)、精神药物治疗、催眠、及知觉行为学派治疗在雷文戴尔精神病院168天后,琳?道夫从精神病院中逃脱1992年借由志工律师Gina M. Calabrese的帮助琳?道夫采法律途径,控诉雷文戴尔精神病院及她的母亲。 另一个性向疗法团体Love in Action为青少年主办的一系列活动,频频引起媒体的关注,2005六月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专题报道此团体一名16岁青少年柴切瑞史达克Zachary Stark,柴切瑞在自己的facebook网页上写到被父母强迫参与性向志疗营,广泛的引起关注,并造成美国全国性的游行抗议活动,要求释放柴切瑞,2005七月柴切瑞便从营队中被释放,司法人员并未找到儿童虐待的证据。但是在2005年九月性向志疗营被田那西(Tennessee)官方勒令关闭,因为团体容许无职照非专业人员在无医师指示下分发精神科药物给青少年服用。
2005年十月,十七岁的DJ Butler巴特勒的父亲将他以手铐铐起送至Love in Action的营区,二月2006受到教会压力的田那西(Tennessee)官方将此案列为不起诉。
Christopher Austin克里斯多福奥斯丁性侵害案 克里斯多福奥斯丁是NARTH的知名同性恋倾向治疗师,于2007年因涉性侵及强暴男性病患,被判十年监禁,克里斯多福奥斯丁曾于NARTH及常青国际会Evergreen International 讲学,被称为‘同性恋倾向及性成瘾疗法的专家’,他更创造了RENEW疗法,一种专为有同性恋困扰男性设计的多元疗法。疗程包括裸体疗法、橡皮筋疗法、厌恶治疗。 艾伦当宁为JONAH(犹太性向治疗协会)的首席治疗师,被许多参与治疗的年青男性指认他要求他们在疗程中裸露上半身或全裸来达到男性自我认同,艾伦当宁甚至要求对方在他的面前处碰自己的阳具。
同性恋成功人士的案例
王尔德 郑板桥 张国荣 蒂姆库克 黄英贤 德国自由民主党主席基多·威斯特威勒 蔡康永 贾森·科林斯 谢耳朵扮演者吉姆帕森斯 ,还有Facebook创始人之一,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音乐家布里顿和皮尔斯,培根,达芬奇,柏拉图,等等
望采纳谢谢
隐秘的角落,那些嫁给男同性恋的1600万个女孩,后来都怎么样了?
男女相爱,琴瑟和鸣,这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但在这样的“主旋律”的爱情背后,还有一个十分隐秘的角落,那就是男同性恋人群,他们的数量不少。
根据国内男同性恋研究专家张北川的统计:“中国目前处于性活跃期的男同性恋者有2000万,其中80%会进入婚姻或已经在婚内。”
这些男同迫于传统观念的阻力,不能与同性在一起,于是只能假装和女孩结婚生子,从而造成了一段又一段悲惨的婚姻。
按照张北川的统计,全国有1600万名女孩即将或已经嫁给了男同,等待她们的,大概率是悲剧的婚后生活。
当一个女孩与男同结婚后,她将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呢?
1、 被长时间的欺骗
男同不会主动承认自己的性取向,特别是要和女孩结婚的时候。
有个叫刘思琦的女孩,在与丈夫结婚后的第二个月怀上了孩子,在外人看来,她的老公收入不错,待人也好,可是当孩子出生后,一切都变了。
刘思琦发现自己半夜起来给孩子喂奶的时候,丈夫总是急忙关掉浏览器,直到有一次,丈夫QQ忘记下线,她才发现丈夫竟然是同性恋。
残酷的现实,击溃了她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有天夜里,她清楚地听到丈夫在梦中呼喊着某人的名字,一个男人的名字。
和丈夫摊牌后,心碎的刘思琦在男同论坛里发了封遗书,准备跳楼结束眼前的一切。
她说:“我的世界彻底崩溃了,自己最爱最信任的人,骗了我10年!”
所幸的是,正当刘思琦准备跳楼时,她的父亲打来了电话,让她回去给小孩喂奶,这救了她一命,此后孩子成了她生命的支柱,可婚姻早已千疮百孔。
2、 无性婚姻和冷暴力
男同的性取向异于常人,他们要的不是温柔的女性。
在许多男同丈夫的眼中,写满了对妻子的厌弃,似乎碰到妻子就是耻辱,生孩子更是一个任务。
而在生完孩子后,他们会编出各种理由拒绝同房,勉强维持着无性的婚姻,去寻找其他的爱人。
这种冷漠本身就是一种冷暴力,很多时候又会演化为真正的暴力。
有位叫王玉梅的女士,讲起夫妻生活的时候竭力控制着泪水。15年的婚姻中,丈夫根本不碰她,不断地争吵厮打,把她的头往墙上撞,甚至拿刀驾在她脖子上。
就这样,父母捧在手心的明珠,被某些gay们随意玩弄折辱,失去了人生大好的青春和乐趣,像是被打入了冷宫,独自忍受着一切。
3、成为一个生育工具
很多男同之所以愿意结婚,基本上是出于传宗接代的打算,妻子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生育工具,达到目的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女孩和男孩结识之初非常恩爱,很快就结婚了,而且婆婆对她特别好,跟亲妈无异。
女孩沉浸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不久后生了孩子,正常的男人,在老婆生完孩子后,肯定会选择陪伴,但整整23天时间里丈夫竟然都没有露面。
婆家以调养身体为由把她送进了包房,她给老公打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向婆婆询问信息,婆婆表示不知情。
终于有一天,女孩发现丈夫竟然是男同,忍无可忍的她拿出证据摊牌,但任她怎么哭喊,老公都一语不发,冷漠地离开了家,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婆婆说要带小孩出去晒太阳。
她本想把酝酿许久的话告诉婆婆,但婆婆再也没有出现。这家人,居然集体蒸发了。
女孩最终才明白过来,平日里善解人意的婆婆早知儿子是gay,但为了传宗接代才骗她结婚。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生子机器,生完孩子后机器再无价值。
在那之后,她与自己的孩子骨肉分离,再也没见到过。
4、极易感染艾滋病
男同性恋由于关系复杂,通常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而这也会直接传染给他们的妻子,根据张北川教授的数据统计:“30%以上的同妻会感染性病。”
有一名马女士,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染上艾滋,直到有天,她在医院治疗时,碰巧遇到了前夫。
原来她的前夫是同性恋,也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她这才发现自己的病来自于前夫。
一旦染上这个病,基本就无望了,终身依靠药物支撑,人生被毁,试问有哪个女孩能承受得起?
5、陷入极端的抑郁
被长期欺骗,夫妻生活中的那些不能说的秘密,冷暴力,染病的风险,凡此种种,加上婚后生养孩子的压力,极易让女性陷入深度的抑郁之中。
四川大学有位讲师叫罗洪玲,原本是一位阳光、美丽、富有主见的女孩,在与男友程某交往五六个月后,迅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不久,罗洪玲发现丈夫是个男同,她质问丈夫,但犹豫怯懦的程某根本不承认,也不同意她提出的分手。
崩溃的她向心理医生咨询,但最后也没有走出抑郁。2012年6月15日凌晨,罗洪玲从公寓的13楼跳下身亡。
她在微博上留下了最后一段话:
“你有那么多次机会可以放我一条生路,为什么非要拖我进泥潭?哪怕到了婚后,你看着我痛苦到处求助,上论坛找闺蜜问婚姻咨询师看心理医生,种种方法用尽也不得解脱,你也只是冷眼看着,还继续这种欺瞒哄骗?”
同妻(即指男同性恋的妻子)自杀并非个例,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超9成的同妻出现了抑郁症状,超1成的同妻有过自杀行为。
他可以不给你幸福,还可以要你的命,这是何等的冷酷?
女孩们,请一定注意了,当你选择伴侣时,长相、性格、金钱等都在其次,你更应该清楚的是对方的性取向。
毕竟,摧毁一个女孩最狠的方式,就是让她嫁给男同。
无性生活,生子机器,被劈腿,抑郁症,从冷暴力到真正的暴力,甚至有染上艾滋病的风险……
同时奉劝那些男同们,如果你足够勇敢,就应该冲破世俗的偏见,如果只爱男人,那就离女人远一点!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为了传宗接代和维护面子,把另一个人推入囚笼。
虽然每个人都有性取向的自由,但绝没有伤害他人的自由!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你身边有男同倾向的人吗?
关于同性恋
我也是个同性恋 对于你的问题我以前也有过 不过我想我已经解决了 所以把我的方法告诉你 首先你要确定 你是不是想走同性恋这个道路 因为这个条路很累 如果你喜欢他 不要直接去告诉他 因为你这样告诉他的结果只有一种 那就是他一定回觉得很恶心 接受不了 然后疏远你 你真的相信什么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这对同性之间没有用的 只会让对放单反感 我给我你讲我的故事 以前我也喜欢一个人 我们是朋友 喜欢上天天个她在一起 让她对我很依赖 这是一个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的 说如果她依赖上你 就必定离不开你 后来她就真的依赖上我了 我也对她照顾有佳 有一天晚上她到我家住 关灯后我吻了她 告诉她我爱她 当时她已经离不开我了 我们也就在一起了
总之 尽量让他离不开你 最他尽可能的好 成为他最好的朋友 然后在慢慢发展 别太着急了 顺期自然 加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