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法典(试论民法典中的物业小区善治规则)
民法典颁布的意义是什么?对我国有什么样的影响?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故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快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对民法典的理解小叙
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正所谓:“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典,意味着规范,系统。法典,是对法律的提炼与整合。萨维尼说:“法典是对全部现有法律系统性的整理与编纂,并且具有由国家赋予的排他性的唯一的法律效力。”培根说:“应当制定一部法典的时代,必当在智慧上超越此前的一切时代,因此一个必然的结论是,其立法能力必定为其他时代所不及。”
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适用。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
《民法典》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无论是在生活中遇到高空抛物、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给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相关的点点滴滴。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坚持问题导向,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自然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的体现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够真正用来解决和调解现实生活中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所以,民法典的出台和实施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
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民法典明确了解决各类民事纠纷所适用的基本法律规则,保证法官正确审理民事案件、有效维护合法权益。
民法典颁布后让各个民商事单行法在民法典的行使下,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整体;民法典形成更加完备、更加切实的民事权利体系,形成较为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法国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是一部早期的资产阶级民法典,与当时的自由竞争经济条件相适应,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预”这样的立法精神。
其中的基本原则: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绝对所有权制度、契约自由及过失责任原则等,这些都是代表着资产阶级的自然法领域中的天赋人权理论在此民法典中的体现。而私权神圣的核心就是所有权绝对。
对《民法典》的理解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为保障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使得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符合,国家不断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一个社会想要发展,法治建设若不以民主为实质和灵魂,若不对人民群众的全部社会权利与责任予以落实和保障,就难免成为少数人的特权,难免沦落为人治主义的强力工具。而《民法典》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恰是协调民主与法治最好的保障,为民主创造稳定的运行和发展空间,为民主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法典以民主机制形成的法律制度,更能体现公共利益的导向,使法治为保障人权、自由及促进人们的幸福生活服务。
《民法典》在原本法律的基础上,反映了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增添了更多保障人权、民事权利等方面的法条,例如保障腹中胎儿的人格权利,遗产继承权,高空坠物致人伤亡的法律赔偿以及重新定义了猥亵罪以更好的保障受害者的权益等,由此可见,《民法典》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保障民生福祉,明确法律边界,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有效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民法典》的此次更新,更是事无巨细的关注到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针对校园贷、游戏装备购买、房屋居住权的保障还是老人摔倒不敢扶的问题,《民法典》都一一给出了相应的答案和应对措施,这为解决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之间的矛盾,完善基层法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民法典》的成型也并非一蹴而就,先是各人民政协、人大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下达基层,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再通过参与座谈会抑或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发挥审议权和表决权,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再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报中央的人民代表大会,经统一意见表决后,成功科学立法,再由各行政机关上行下效,将法律规范落实到群众。
《民法典》自建立时起就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中国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营造了和谐安定、科学规范、风清气正的建设环境,如今的《民法典》又在一个新的起点为着实现“双百目标”的达成,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民法典是什么?
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附则。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之前施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如何评价民法典
1804年,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法国民法典》颁布通过,时至今日,拿破仑时代的民法典仍适用在正举办第十五届欧洲杯的法兰西热土上。1900年1月1日,20世纪的地球刚刚吹入垄断资本主义的春风,《德国民法典》在那个季节通过,而后又被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民法典》立法的典范,不仅在德国适用至今,在各个主要大陆法系国家也开花结果。如果说《法国民法典》是19世纪的代表,《德国民法典》是20世纪的典范,作为中国的法律工作者,笔者多么希望这部中国的《民法典》可以成为21世纪世界民法版图的瑰宝啊!
从目前《民法总则》立法草案来看,这部《民法典》确有希望凸显新世纪的时代特征,具备成为新世纪民法立法典范的巨大潜力:
首先,立法原则上,在民法原则中首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无论是《法国民法典》还是《德国民法典》,其编纂的时代都是人类工业化的步调尚未快到可以提醒人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时代,而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逐渐意识到环保重要性的现今,将“保护环境”列为《民法典》基本原则的先例着实不多。而草案第160条还明确规定,破坏环境者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恢复原状、修复生态环境”这种新的责任承担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因为污染企业排放造成下游农田被污染,污染企业有义务将农田恢复成污染前的状态。这种责任承担方式,在保护了被污染者,惩罚了污染企业的同时,又同时有效的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真可谓是全新的立法理念。
其次,对“人”的权利能力的认定更加符合社会规律。草案一方面明确了“胎儿”有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虽然未明确认定“胎儿”作为“人”的属性,但能够通过法律赋予胎儿 “人”才享有的部分民事权利能力也是突破我国目前所有立法理念但却完全符合中国社会价值的。且在该条款中明确“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也体现了高超缜密的立法技术。另一方面,草案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从十周岁下调至六周岁,也是充分尊重了人类智力发展的规律的,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教育水平提高给国家立法带来的重大变化。同时,草案明确“不能辨明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一规定在刑法修正案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后,又从民法的角度对老年人因年龄或疾病导致丧失辨别能力后的民事行为加了个阀门,有利于更好的维护老年人的利益,也更加符合社会规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