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司法 >>

高考舞弊(高考考试舞弊)

2022-12-30 司法

高考怎样的行为视为舞弊

高考视为舞弊的行为有:1、假报姓名、年龄、学历、工龄、民族、户籍、学籍;伪造证件;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骗取报名资格的。2、故意隐瞒本人和直系亲属及主要社会关系等重大问题的。3、在考试中,夹带、接传答案、交换答卷、替考、找人替考、抄袭他人答案,以及带走试卷等。 扩展资料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考作弊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对考生来说,如果考生采用替考方式,靠“枪手”来完成高考,考生和“枪手”都会触犯代替考试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相关考试,处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此外,教育法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对替考组织来说,参加高考,必须有身份证、准考证、学籍档案等材料,一般情况下,组织替考人员可能会伪造考生身份证,往往涉嫌构成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如果组织替考过程中,该组织非法提供他人间谍专用器材用于高考舞弊,则涉嫌构成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此外,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考生家长来说,如果家长采取行贿的方式,如向考场老师塞红包、买通监考老师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将以行贿罪来处罚。对这些受贿的人员,我国刑法规定了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七十九条 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三)抄袭他人答案的;

(四)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五)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我国历年高考中有哪些作弊事件?结果如何?

     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高考考的是公平!但是,每年都会有不少家长、学生以身犯险。试图作弊。此行为严重影响了高考的公平性!令人唾弃!一旦被举报被抓获,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历数历年来的高考舞弊事件

⒈、新中国成立以来恢复高考后第一起舞弊案:1977年的河北省故城县高考舞弊案

涉案人员:马连宝(故城县县委书记),张砚生(县委常委,县招生委员会副主任)。

马连宝的四女儿本来是高二的学生,但是在父亲的“操作”下,不但顺利参加了高考,而且考点负责人先后为她安排了四名成绩好的学生做同桌。

考试期间,马连宝以送药为借口将女儿叫出考场,趁机将不会的考题说出来,马连宝安排人将答案送进考场。

处理结果:事件被曝光后,马连宝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1978年1月底,郑口中学考点重新进行高考。

⒉、1997年广西陆川县大规模高考舞弊案

涉案人员:社会闲杂人员、教师、学生等60余人。

1997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评卷老师在进行阅卷时,发现陆川县有一部分学生考卷有雷同。

经过专家教授的鉴别,确定500多份高考考卷雷同,在高考考场也发现了很多作弊用的纸条等物品。

考前有老师帮忙做题、贩卖答案,考试时考场秩序混乱,考生交头接耳,互相抄袭,传答案等,而监考老师视而不见,甚至有的考点安排人向考场传递答案。

处理结果:4名主犯被判刑,其中一人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500多名作弊考生成绩全部取消,已录取的200多人被取消入学资格,情节严重的学生,取消第二年高考资格。陆川县教委、招生办和有关学校领导班子被改组,取消陆川县1998年承办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资格。

⒊、2000年湖南省嘉禾县大规模高考舞弊案

7月7日,湖南经济电视台两名记者在考场外一处民房的楼顶上,对嘉禾县考点进行拍摄。

考试后仅20多分钟,就开始有学生舞弊,考场秩序混乱,考生公然作弊,监考老师形同虚设,这一切都被记者们用摄像头拍摄了下来,录像资料长达180分钟。

事后,嘉禾考点的507名考生中,发现236份雷同试卷。

该县教育局副局长和一中的校长给监考老师打招呼,要求对学生照顾,据调查,在考前,一中的校长公开暗示或明示,让监考老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考试环境”。

处理结果:2名领导干部立案侦查,11人因为渎职受到撤职、警告等党纪政纪处分,203名进行了舞弊的考生被取消了高考资格,考点资格被取消。

⒋、2000年广东电白县高考BP机舞弊案

2000年高考前夕,《新快报》收到一封来自电白县高中生毕业生的举报信,称电白县盛行改装BP机高考作弊。记者前去暗访,发现有学校老师和应届生参与到舞弊案中。

同时记者还发现,不少学生携带BP机进考场,在考试期间成功接收到答案,而且答案的正确率高达90%。进入考场时的检查形同虚设。

7月9日,《新快报》将电白高考舞弊案披露了出来。

处理结果:7名学校领导和参与作弊的23名教师受到处分,33名作弊考生各科成绩被取消,并且3年内不准参加高考,7名领导干部受到处分。

更令人气愤的是直到2009年5月,陈建明才被抓获。

⒌、2004年,河南省镇平县高考舞弊事件

涉案人员:原镇平一高高二学生邵某(19岁,事发时已辍学),兰州某知名大学镇平籍大二学生贾某某,在马来西亚一中学读书的镇平人李某(18岁)。

邵某利用事先安插参加高考的考生向外透题,由自己组织的十余名高二学生和贾某某在外面答题,经过汇总后用手机、手提电脑向参加高考的考生发送信息,共有18名考生从邵某手中购买答案。

6月8日,有群众向警方报案,警方将邵某等人抓获,共有37人涉案,其中有不少人都是高二学生。

⒍、2008年甘肃天水高考替考案

山东阳谷县一中教师魏某某,下岗职工张某某,阳谷县农业局副局长霍某某,天水市第六中学教师蒋某。

2008年6月11日,《中国青年报》接到举报:有15人团,由老师带队,在甘肃天水高考替考。

经调查发现,这是一起高考移民和外省籍考生替考互相交织的作弊案件。

替考考生27人,全部为山东籍,被替考的学生中,25人是山东籍,2人为天水籍,枪手们大多为高二学生。

6月7日上午,一名替考的枪手因为写错姓名被监考的汪老师发现,在之后的盘问中,这名来自山东,实际上只有16岁的高二学生漏出马脚,之后又交代出另外一名替考者。

当天下午,汪老师再次在自己的监考考场发现一名山东籍替考者。

处理结果:涉案人员除了山东籍的几人外,还有当地派出所所长、民警,招考中心干部等多人。主谋被立案侦查,多人被行政处分,替考的枪手被学校领回。

⒎、2010年,厦门马拉松作弊事件

2010年,厦门马拉松比赛结束后,一些参赛者向组委会举报:有人冒名参赛,还有选手一人携带多枚计时芯片。

经过调查,发现比赛中一共有39名作弊者,更多的,则是高中生为了高考加分找人替跑。

这些作弊者的成绩大都在3小时10分以内,这个成绩是马拉松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这在高考中是可以加分的。

处理结果:31名参与作弊的高中生成绩被取消,2011年开始,马拉松的参赛选手必须年满20周岁。

⒏、2021年武汉市黄陂区吴某某高考舞弊

6月7日,有网友爆料,在数学考场上有考生疑似将2021年全国新高考一卷数学卷拍照上传至小猿搜题app上,被小猿搜题app上的工作人员发现后截图举报。网传截图显示,上传的数学试卷截图左上角出现了考生名字吴某某与座位号24.上方显示的时间为2021年6月7日15时46分,此时距离高考数学结束时间还有1小时14分。

经过调查,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同日发布通报,确凿了吴某某带手机拍摄试题的事实。

处理结果:吴某某被取消考试资格,各科成绩按无效处理,相关人员也被进一步调查。

⒏、甘肃:高考数学作弊考生成绩无效

2022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网传疑似全国乙卷的数学题遭他人拍照上传至QQ群寻求解答,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教育部在接到相关举报后,第一时间报公安机关。

6月8日一早,教育部即发布消息,一并回复了网传的数起泄题事件。

6月8日,针对“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甘肃考生作弊”一事,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答复称,该考生数学成绩无效,同时该考生将无法再参加后续高考考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正在对该情况进一步处理,将及时发布情况通报。

     考试作弊行为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中,针对考试作弊,共规定了组织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和代替考试罪三种情形,如果构成犯罪,则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高考舞弊(高考考试舞弊)

高考时心存侥幸作弊,结果被抓住,会受到什么处罚?

高考舞弊,已成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高考这一全国性人才选拔考试运行了四十多年后。舞弊手段也是越来越先进。

一旦被抓住,惩罚力度自然也是比较大的,首先监考老师一旦发现考生有小动作,比如说夹带小纸条。便有权向上级申请取消该考生单科成绩,并将其过错记录在个人档案内,即使将来该考生复读进入高校也无缘评优一类。再严重一点,不仅有权取消考试成绩,还会由相关部门发出通告、限考一年到三年。

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者,会构成刑事责任,比如说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2条规定:违反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说,高考作弊被抓,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4条规定:犯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不管哪一种,高考作弊这一污点都是会伴随终身的。

一个真实的案例

2019年高考期间,在校大学生何某豪在网上发布“助攻考试”广告,来自广东、山东、贵州等地的12名考生向其缴纳“报名费”。

何某豪在网上联系大学生聂某武、彭某林(何某豪同学),三人分工协作,何某豪负责联系传递试题及解题答案,聂某武负责解题,彭某林负责整理试题,在高考期间为12名考生实施作弊。

警方接到线索后立即行动,当场将何某豪、聂某武、彭某林抓获。三人以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分别被判处二年至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结语

想要通过不正当方式得到高分,这样的念头从存在的那一刻就是错误的,所以千万不要对这样不该有的念头蠢蠢欲动。也别抱有侥幸心理轻信他人,要知道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作弊行为也不可能万无一失。而一旦被发现,那不管给家庭还是自身所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有那份作弊的心不如好好静下心来努力多学。

高考舞弊 违法什么法律

高考舞弊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扩展资料: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九条 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一)组织团伙作弊的;

(二)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

(三)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

(四)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有前款严重作弊行为的,也可以给予延迟毕业时间1至3年的处理,延迟期间考试成绩无效。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模拟表)
下一篇 福州违章查询(福州违章查询快吗)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高考舞弊(高考考试舞弊)

高考怎样的行为视为舞弊 高考视为舞弊的行为有:1、假报姓名、年龄、学历、工龄、民族、户籍、学籍;伪造证件;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骗取报名资格的。2、故意隐瞒本人和直系亲属及...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