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单独二胎(浙江单独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单独二孩的政策方案
天津
2014年2月14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修改后的《条例》将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夫妻双方均系独生子女的”修改为“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并对第十六条第二款做了相应调整,标志着国家“单独两孩”政策在天津市正式落地。
在天津,按该市《条例》规定,经批准生育二孩的,应当与生育第一个子女间隔四年以上,但女方年满二十八周岁、再婚夫妻女方系初育者、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这三种情况除外。
浙江
2014年1月27日,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例“单独二孩”申请完成了受理审批。工作人员来到申请人家里,为徐振兴和肖芳夫妇办理“单独二孩”申请。
当时已有9个省份就实施“单独两孩”政策通过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备案,其中浙江、安徽、江西三省已正式启动实施生育新政。
北京
2014年2月21日起,北京正式启动“单独两孩”政策,成为继浙江、江西、安徽、天津之后中国第五个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值得关注的是,各省份有关新政的落地政策不尽相同,在上述5省份中,北京和天津设置了4年生育间隔的限制。
2015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市卫计委宣布,2014年为北京实行“单独二孩”政策首年,申请人数已达30305例,审批28778例。
北京市继续坚持《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八条“依照本条例规定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生育间隔不少于四年,或者女方年龄不低于二十八周岁”的规定。
广西
广西于2014年3月1日起启动实施“单独两孩”。2014年1月13日,广西人大审议并表决通过了该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条例明确规定了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广东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2014年3月27日,该“条例”修法议案经表决通过后实施。在广东之前,已有11省份启动新政。
贵州
贵州在2014年3月份启动。贵州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3月或5月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修订,2014年5月17日,经表决通过后公布施行。
山东
人口大省山东在2014年5月30日启动实施。《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2014年5月份进入审议程序,5月30日,“单独两孩”政策通过。
海南
2014年2月20日,《海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被提请至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新政策3个月后的5月30日,在海南正式落地。
湖南
2014年3月28日上午,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决定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由省人民政府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全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要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本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决议的有效实施;决议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
河北
河北“单独二孩”政策方案已报批,于2014年5月30日正式实施。
内蒙
内蒙古“单独两孩”政策于2014年4月15日落地。
青海
青海于2014年4月3日实施。
山西
山西则于2014年5月29日正式实施。
四川
四川则将继续执行《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前对其他生育政策的规定: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申请再生育子女的,除女方年龄在30周岁以上者外,应当有4年的间隔时间。
甘肃
2014年4月2日,甘肃省宣布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中国超过半数的省份已经先后公布了“单独两孩”实施的相关规定,中国正朝着“单独两孩时代”加速迈进。
可以预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短期内出生率肯定会有一定幅度的回升,这对我省人口控制将会造成影响,将会出现扎堆生育,造成人口反弹,也会对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带来压力。
政策规定,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人群为:夫妻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了一个孩子的夫妇都可以依法申请。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符合政策规定的夫妇,在省人大常委会作出规定后,按规定的程序经审批后持证生育。
南京
2014年3月21日,南京推出的新举措。包括:尝试名校托管办学,新设名校分校等,采取就近兼并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此外,为应对“单独两孩”,南京将投入20亿发展学前教育。 4月4日正式实施。
重庆
2014年3月26日上午,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即日起,重庆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即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子女。
重庆规定,申请再生育的夫妻,女方不满28周岁的,申请再生育时间应间隔3周年以上。
分析认为,设定生育间隔,可以让年轻妇女生二孩的年纪稍微往后推一推,最终实现政策的平稳过渡,今后也将逐渐取消生育间隔。
湖北
2014年3月27日起,湖北省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湖北“单独两孩”方案已获得国家备案通过,将于本月底开展试点办证,新政有望于3月份在湖北全省启动实施。
现有符合条件的“单独家庭”中,约七成有意愿生育二孩,预计增加46.6万人。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介绍,预计“十三五”时期,湖北省年均出生人口相比政策调整前增加不到10万人,且逐年递减,不会对教育、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较大压力。新政策将有利于保持合理的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西藏
2014年9月17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
新政策认定独生子女的条件是:
1、由收养人收养,收养人无新生子女且只合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2、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且没有亲兄弟姐妹的;
3、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双方均只生育一个子女,再婚后未再生育,该子女无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的;
4、依法从社会福利机构收养一个育婴或儿童且只生育一个子女的,该亲生子女和收养的育婴或儿童均视为独生子女;
5、国家卫生计生委认定的其他情形。
最后于2014年11月6日实施。 各省级行政区、解放军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时间(2014年)代码地区实施时间33浙江省1月17日36江西省1月18日34安徽省1月23日12天津市2月14日11北京市2月21日45广西壮族自治区3月1日31上海市3月1日61陕西省3月1日51四川省3月20日50重庆市3月26日62甘肃省3月26日21辽宁省3月27日42湖北省3月27日44广东省3月27日63青海省3月27日22吉林省3月28日32江苏省3月28日43湖南省3月28日53云南省3月28日35福建省3月29日15内蒙古自治区3月31日23黑龙江省4月22日52贵州省5月17日64宁夏回族自治区5月28日14山西省5月29日13河北省5月30日37山东省5月30日46海南省6月1日41河南省6月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7月1日
浙江单独二胎政策
浙江单独二胎政策
据浙江省人大官网显示,浙江从昨日(2014年01月17日)起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的省份。下面是我整理的浙江单独二胎政策,欢迎阅览。
一、浙江省单独二胎政策内容
将浙江省“双方或一方为杭州户籍且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双方合计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增列为计划生育特殊情况审批范围。
二、可以申请浙江省单独二胎的公民
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可以申请生育第二胎:
(1)双方或一方为杭州户籍;
(2)一方为独生子女;
(3)双方合计已生育一个子女。
三、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的公民
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就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
(1)本人为父母生养的唯一子女。即:无同父同母、无同母异父、无同父异母、无收养的`兄弟姐妹。
(2)本人为父母依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被养父母依法收养,且为养父母的唯一子女。
(3)父母依法生育(依法收养)过两个及以上子女,其他子女均已死亡并未生育,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即: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且其他已死亡的兄弟姐妹未生育后代。
四、申请生育第二胎的部门
符合申请条件的夫妻可以到下列计生工作机构提出再生育申请。
(1)夫妻双方中只有一方是浙江省户籍的,向浙江省户籍地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申请再生育。
(2)夫妻双方都是浙江省户籍的。其中,①双方都是农业户口的,向男方户籍地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申请再生育;②其他户口性质的,向女方户籍地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申请再生育。
五、办理浙江省单独二胎申请需提供的材料
(1)居民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户籍证明)复印件与原件;
(2)夫妻双方近期二寸合照;
(3)独生子女一方,提供其父母生育管理地或户籍所在地出具的可以认定其为独生子女的证明;
(4)夫妻双方婚育情况证明;
(5)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具体材料要求,请事先拨打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政策咨询电话。
;
2019年浙江单独二胎政策细则
浙江省从1月17日起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决定 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 条例 》第十九条进行修改,将“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修改为“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所以,根据《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 规定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农业人口,下同),已生育一个女孩的,但一方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或一方从事工商业一年以上以及双方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一年以上的除外;
(三)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女方父母只生育一个或两个女儿,男到女家落户,并赡养女方父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只适用于姐妹中一人);
(四)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五)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一方是少数民族并具有本省两代以上户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六)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再婚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七)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再婚前丧偶并已生育两个子女的;
(八)已生育一个子女,经设区的市以上病残儿童鉴定机构确诊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九)一方连续从事矿井井下作业五年以上,已生育一个女孩,并继续从事井下作业的。
2019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时间表(新鲜出炉)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全面二孩政策引发社会热议。其中,政策何时落地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
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司负责人昨日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必须依法启动实施。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需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配套的法规规定也要相应修订。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之日,就是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之时。之前,各地各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不得自行其是。
对于其他配套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多方采访权威专家、计生干部、已生育二孩父母,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1落地时间表
如何避免二孩“抢生”?
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行之时,也就是“全面二孩”正式实施之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全面二孩”的实施,需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
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表示,除经全国人大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之外,还需各地履行实施方案报批、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等环节,才能使全面二孩最终落地,“比照‘单独二孩’从决策披露到最终各地落地实施时间,生育二孩最快也要等到明年”。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单独二孩政策来看,自2013年11月明确至7月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已完成地方法规的修订,相隔9个月左右。而女性从怀孕至生育,一般需要9至10个月。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行之时,也就是“全面二孩”正式实施之日,在此之后,所有新出生的二孩都应当是符合政策的。
2生育手续
二孩是审批还是登记?
国家卫计委已明确,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生育一孩已普及登记制,生育前到社区登记即可。但在单独二孩政策中,各地均要求二孩生育实行审批制,即需要报计生部门批准方可生育,否则就属于违规行为。
全面二孩政策中,国家卫计委已明确:“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办理登记。”
浙江省卫计委计生管理处处长潘祖光说,生育审批是指前置的行政许可,即当事人提出申请,经过层层审批、公示,最后计生部门审批通过后发放准生证;而生育登记则是服务项目,生育家庭只需提供结婚证明和生育申请备案即可,即事即办灵活快捷。
“全面二孩”只需登记,意味着二孩生育所需手续将更加简便。
3超生“罚款”
哪些情况还得缴抚养费?
违反政策生育,比如违规生育二胎、三胎情况,仍将征收社会抚养费。
根据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不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即通俗所指的“超生罚款”。“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社会抚养费征收是否会取消,以往超生尤其是超生二孩的社会抚养费是否要返还?
南开大学 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实施“全面二孩”并不意味着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生育权仍然会受到限制,而作为体现违规成本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将继续执行。
不少基层计生干部表示,“全面二孩”放开后,符合政策二孩生育肯定无需征收社会抚养费。但只要是违反政策生育,比如违规生育二胎、三胎情况,仍将征收社会抚养费。此外,对于此前生育二孩被“罚款”的家庭,从现有政策来看返还社会抚养费的可能性不大。
4医疗准备
各地产房能否应对产妇数量激增?
“全面二孩”落地后,大城市优质妇产资源产房紧张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全面二孩’放开后,医疗资源需求是最为迫切的。”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各地经过前期规划布局,总体产房产床数量应对出生人口增加问题不大,但关键是优质资源不足,大多集中在城市三甲医院,产房的配置和老百姓(603883,股吧)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可以预见‘全面二孩’落地后,大城市优质妇产资源产房紧张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是当地一家三甲妇幼保健院。医院副院长方向东介绍,受“单独二孩”等因素影响,今年医院产科门诊量和产科出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目前产科核定床位和临时床位一起在360张左右,但仍远不能满足眼下日益增长的需求。
5高龄产妇
70后产妇如何生育二孩?
生育二孩之前,夫妻双方最好进行全身体检和生殖体检,确定各项指标正常后再准备怀孕。
医学界普遍认为,年龄超过35岁的产妇属于高龄产妇,随着年龄增长,她们的生育能力将明显下降。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张羽说,女性到40岁,即便身体一切正常,受孕几率已不到百分之十。目前,70后群体中最年轻的妇女也已36岁,她们怀孕同时出现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孩子早产或宫内死亡等风险也较高。
有关统计表明,高危妊娠中多为二胎孕妇。自今年1月起, 复旦大学 附属妇产科医院对第二胎生育建卡进行了统计,今年二胎建卡率达20.97%,即5个建卡孕妇中就有1个二胎孕妇。产科主任程海东教授介绍,自“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以杨浦院区为例,产科高危孕妇平均上升20%左右,其中,生育二孩的孕妇占了绝大比例,疤痕子宫、高龄引起的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增多。
与此同时,“高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据介绍,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更容易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产后出血、难产等并发症风险明显提高;且先天畸形儿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对于高龄女性而言,孕育二胎既是喜事,也是挑战。
浙江大学 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主任贺晶表示,70后高龄产妇要更加重视产前筛查和诊断。生育二孩之前,夫妻双方最好进行全身体检和生殖体检,确定各项指标正常后再准备怀孕。备孕一年以上却无法怀孕的,可到医院接受生育能力评估,如卵巢功能等检查,再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辅助生殖技术。
程海东教授建议,对于有二孩计划的家庭,在第一胎时一定谨慎选择分娩方式。尤其是高龄产妇、疤痕子宫女性,怀孕前应先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孕前检查,保证夫妻双方身体健康、无疾病。
6独生优待
只生一孩还有奖励吗?
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
据国家卫计委介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提倡按政策生育。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
安徽省桐城市卫计委主任华从德说,目前对于独生子女奖励各地奖励项目、金额略有不同,主要包括独生奖励和养老补贴两大块。比如在桐城市,独生子女满18岁之前,父母每月可以领取独生子女奖金80元,父母每月养老保险缴费中,财政增加补贴30元。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出生的独生子女都将无法再享受这些奖励,这也意味着独生子女奖励政策成为历史。”华从德说,但此前已享受独生子女奖励的父母,将继续按照原政策发放。
7生养成本
生二孩家庭支出将增加多少?
对城市来说,保姆费、教育费的增量将比较大。对农村而言,二孩带来的家庭新增支出没城市明显。
一般来说,孩子的生养成本主要由分娩、养育、教育三大块组成。对于生养二孩的家庭来说,家庭支出无疑是要增加的,尤其对于城市家庭来说孩子的保姆费、教育费的增量将比较大。不过,在农村地区,二孩带来的家庭新增支出没有城市那么明显。
“有了二孩后,家庭支出几乎翻了一倍!”家住江西宜春的冯艳琴刚生完“单独二孩”,她明显感觉到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家庭支出猛增。“分娩这一块的成本一般家庭都能走报销不是什么问题,主要是孩子的养育费用重。老二出生后,不仅我辞了职在家带孩子,而且还得请一个保姆,否则根本忙不过来。现在不光我每个月的收入没了,每月还要多花4000元保姆费。更重要的是,今后在孩子教育上花的钱将是双倍的。”
“保姆费、入园费基本上每年一个价,二孩的生养成本比一孩要高出一大截。”相隔两年后生下二孩的广州白领吴偲说,两年前,一个保姆每月工资在3500元,现在涨到4000元,同一家幼儿园每月收费从3000多元一下提高到4000元,“仅这两项二宝每月花费就要比大宝高出1500元。”
生活在湖南长沙农村的周旦计划近期生二孩。“生两个和生一个家里花钱的区别应不会太大。”她说,孩子出生后就是自家人看着不用请保姆,老二的很多用品都可以用老大旧的也不用再投资,孩子出生一年内都是母乳,一年后每月奶粉多花个八九百元,农村的幼儿园也不贵。
8孕妇产假
生育二孩产假能休多久?
一般二孩产假就只有国务院相关规定中明确的98天,多地企事业单位普遍反映“还需等具体操作办法出台”。
记者了解到,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基础性产假为国务院2012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奖励性产假包括晚育和独生子女增加的产假,这部分各地规定不尽相同。
比如广东省规定,晚育产假可增加15天,独生子女可增加产假35天,一孩正常分娩产假能达148天。在湖北武汉,晚育产假可增加30天,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增加产假15天,因此一孩正常产假为143天。
生育二孩能休多久?不少地区将晚育范围确定为已婚妇女23岁(或24岁)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因此生育二孩不属于晚育范畴,相应晚育奖励的产假将无法享受。加上二孩不属于独生子女,相应增加的产假也无法享受,一般二孩产假就只有国务院相关规定中明确的98天。
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及独生子女不再奖励对于二孩产假的影响,多地企事业单位普遍反映“还需等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在此之前都得按现有规定执行”。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