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法典骗的信息

2022-12-15 民法典

民法典怎么认定诈骗

法律分析:诈骗罪要负刑事责任,民法典对其没有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民法典骗的信息

新民法典骗婚怎么处罚

利用婚姻诈骗财物的,可以报警然后按照诈骗罪处罚。如果对方婚前隐瞒了重大疾病,那受害方应该在知道的一年内起诉要求撤销婚姻,婚姻被撤销之后,当事人相当于没有结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一千零五十四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

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民法典关于网络诈骗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民法典这样规定

现实生活中,诈骗的情况很多,针对当事人实施的诈骗往往构成诈骗罪。那么,民法典中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民法典关于欺诈的立案标准

(1)一般欺诈

一般诈骗与盗窃罪相同,经济诈骗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可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

(二)诈骗公私财物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

二、信用卡诈骗的立案标准

犯罪嫌疑人涉嫌信用卡诈骗的,应当根据涉案表格确定立案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身份骗取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无效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4)恶意透支。

不同形式的信用卡诈骗有不同的立案标准。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取的信用卡,或者使用无效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支付全部透支利息。情节明显轻微的,可以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民法典规定商家欺骗消费者应当怎么赔偿

民法典规定商家欺骗消费者应当赔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商家不愿意支付的,消费者可以去到消费者协会对经营者投诉,或者采取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九百九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民法典干部能力(民法典干部能力测试题)
下一篇 民法典威力(有人说民法典法律效力最大请谈谈你的看法)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关于民法典骗的信息

民法典怎么认定诈骗 法律分析:诈骗罪要负刑事责任,民法典对其没有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