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标准(国家晚婚晚育标准)
晚婚晚育的标准是什么呢?
1.晚婚的前提是双方都为初婚,如果其中一方属于再婚就不属晚婚;
2.男25周岁以上、女23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
3.晚婚晚育享受国家的鼓励政策,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
晚育
1.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
2.享受晚育的前提条件是男女双方都须是第一次生育,如果其中有一方以前曾经生育过孩子就不属于晚育;
3.男性有孩子,女方虽然属于初婚也符合晚育年龄,但仍不能属于晚育;
4.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第一次生育,只要女方达到晚育年龄,男方即便未满25周岁也可以享受晚育奖励。
三、晚婚晚育的标准、晚婚晚育的年龄?
晚婚晚育享受以下待遇:
1.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双方晚婚的,婚假延长到15天;
2.晚育的给男方陪产假7天;
3.育妇晚育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产假延长到135天至180天,由所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4.婚假、陪产假、产假期间,按出勤对待,工资照发,不影响工龄计算、晋升、调级。
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少?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法定的,晚婚晚育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一项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定婚龄男子为2周岁,女子为20周岁。晚婚晚育年龄男子为25周岁,女子为23周岁,晚婚晚育年龄以女性的为标准。晚婚晚育年龄的计算方法是以女性的为标准,当女性的年龄为24周岁时,则为晚婚年龄,当女性的年龄为26周岁时为晚育年龄。
济南晚婚晚育标准
晚婚晚育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近几年,年轻男女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很少可以在法定的结婚年龄结婚,形成了很大一部分人晚婚晚育,但是我们常常说晚婚晚育,究竟多少岁算晚婚晚育?
一、晚婚年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没有晚婚年龄的规定。只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人们通常会觉得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2、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晚婚的概念很简单,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
二、晚婚条件
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三、法定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根据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可享受晚婚假10-30天不等(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的请假时间是连续不间断的假期,包含双休日的时间。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四、休假天数
1、各地晚婚假总天数10-30天。全国各地不一致,在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大部分省市是延长或增加婚假天数(加合关系),也有的直接规定了符合晚婚的婚假天数(包含关系)。
2、自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来,各地相继开始修订地方计生条例。据查,目前至少已有安徽、山西、江西、广西、广东、湖北、天津、浙江、宁夏9个省份的新计生条例正式出台。这9个地方在新规定中均取消了晚婚假,同时对产假和男性陪产、护理假做出一定调整。调整后,山西婚假达30天,安徽、江西等地的产假有158天,广西和宁夏男性的陪产假延长到25天。
3、此外,北京、吉林、辽宁、山东、四川、云南等地的计生条例修正案草案已在征求意见或等待省级人大审议通过。
对于多少岁算晚婚晚育国家其实晚婚的年龄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一般超过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的且是初婚的都可以称之为晚婚晚育,至于晚婚的婚假,各地的政策以及双方的年龄、工作性质不同,婚假的天数也不同,具体的以当地的政策为准。
我国晚婚晚育标准
晚婚年龄规定:
我国《民法典》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所以晚婚年龄即只要大于规定结婚年龄即可,只要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
2、我国婚姻法没有对晚婚年龄进行明确规定。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会觉得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
晚育年龄规定:
3、一般晚婚生育者即符合晚育条件。
4、我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晚育年龄进行明确规定。有些省份要求只要在23周岁以上生育就属于晚育,有的省份要求在24周岁以上生育才属于晚育。具体必须根据本地政策执行。
晚婚晚育年龄计算
1、晚婚年龄的计算方法,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晚婚年龄=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本人的出生日期。
2、晚婚的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如果一方为再婚,另一方为初婚,初婚的一方即使已达到晚婚年龄,也不属于晚婚。
3、晚育年龄=孩子出生的日期-母亲出生的日期。
4、晚育以女方年龄为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