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解读(食品安全法解读视频)

2022-12-02 法律法规

解读新的《食品安全法》餐饮企业有哪些法律责任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被誉为“史上最严”,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最严厉的处罚。如果餐饮企业有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将不仅面临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对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

从行政处罚种类看,对于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经营病死畜禽、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等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首次规定了行政拘留。

从罚款金额看,行政罚款额度大幅提高,以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为例,原食品安全法最低罚款额度为二千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最低罚款额度提升到十万元;原食品安全法规定最高可以处罚货值金额10倍的罚款,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最高可以处罚货值金额30倍。

此外,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对于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受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行政监管部门可以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需要提醒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是,如果在网络交易平台提供送餐服务,除了获得相关经营许可之外,还须实名登记,并在交易平台备案。如果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的提供者要负主体责任,网络交易平台也要承担连带责任。供参考。

《食品安全法》解读: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如何对食品进行检验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的方式对食品进行检验。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进行复检”。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定期检验主要是指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和监管工作的需要,作出明确规定和安排,在确定的时间,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不定期抽样检验主要是针对特定时期的食品安全形势、消费者和有关组织反映的情况,或因其他原因需要在定期抽样检验的基础上,不定期地对某一类食品、某一生产经营者的食品,或某一区域内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抽样检验时,应当将购买的样品送食品检验机构检验。首先,抽样检验的样品应在市场上或食品生产经营者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而且是经生产经营者检验合格的产品,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公平和代表性。其次,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食品检验机构要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并依法进行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食品安全法》实施前经国务院有关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食品检验机构,可依照本法继续从事食品检验活动。

食品安全法解读(食品安全法解读视频)

食品安全法148条解读

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怎样解读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共十章104条,这部法律的出台不仅规范了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同时又根据现今社会日益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隐患制定了相关的防范机制,因此从各个角度来说,这部法律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内都是一座发展与完善的“里程碑”。接下来,笔者简要列举几点这部法律中的亮点制度,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食品安全法理顺监管体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食品安全法监管体制的理顺是食品安全立法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我国的监管模式原来是食品卫生部门一家负责,但由于担子重,链条多,反而造成食品行业多部门监管的现状。监管部门多但是没有明确分工,必然导致有些领域的监管漏洞,影响监管力度。针对这种局面,食品安全法第4条首先明确了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确立了分段监管体制。即由质监部门负责生产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监管、食药部门负责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同时在分段监管的基础上,还规定国务院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这样的监管分配制度,明确了分工,在增强了监管力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监管效率。

二、食品安全法中明确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并统一了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法第11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这种监测制度的建立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同时也是为食品安全法第13条中规定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提供信息及数据参考。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改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依据。这样层层规范下来,使得对食品安全做出的判断更具有科学性,才可以争取做到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食品安全法又将食品安全标准单列一章,明确“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这样就能使原来的标准相互协调一致,不重复、不冲突,也不留空白,统一整合为一个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同时本条的第二款又作出规定,“在这个新标准统一发布之前执行原有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使得目前我国的食品行业监管更具规范性与操作性,避免了因规范不一、标准不均衡所导致的监管漏洞及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食品安全法》的责任构成扩大、处罚力度加大

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主要体现在:

1、对食品添加剂的严格管理。食品安全法第45条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进行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对食品添加剂的严格控制,“三鹿”奶粉事件是导火线。

2、将保健食品纳入食品安全法调整范围。这是针对我国部分企业擅自生产保健食品,有的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功能、误导公众,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在食品安全法第51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同时在51条第二款又明确规定了保健食品必须遵守的标准。这样同普通食品相比,保健食品增强了一道监管的门槛,表明了我国对保健品行业安全的重视。

3、对问题食品实行召回制度。食品安全法第53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首次把对问题食品的召回列为强制性规定,可以尽量减少问题食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量,将危害降到最低。

4、名人代言虚假食品广告将承担连带责任。食品安全法第54条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第55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这条规定加大了名人代言食品的风险,因此在名人代言一种食品前肯定需要进行相关质量及资格的考究,这样无形中给食品防护又增添了一层保护层,也防止因为某些名人的疏忽而使虚假食品广告的影响力扩大,造成更坏的损害后果。

5、取消食品“免检制度”不留监管空白。食品安全法第60条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并要求相关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

6、食品安全法第84条、第85条、第86条规定了对各种违法经营的处罚为货款的五到十倍。第87、88条规定属于工作疏忽,而非有意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则罚款要轻一些。这种规定将故意和过失区分开来,在既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不对问题企业“一刀切”,做到处罚同责任相对等。这样规定才能在对企业产生威慑力的情况下,又体现公平原则。

7、坚持民事赔偿优先这一重要的法律原则。食品安全法97条明确规定,非法企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现在的食品企业如果出现了问题,对它可能有民事的制裁,有行政的制裁,也许还有刑事的制裁,这样也许在承担了行政或者刑事责任以外,就没有民事赔偿能力了,所以在企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民事赔偿要首先获得满足,这充分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中国股指期货交割日(中国股指期货交割日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轻伤量刑(轻伤量刑标准及赔偿)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食品安全法解读(食品安全法解读视频)

解读新的《食品安全法》餐饮企业有哪些法律责任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被誉为“史上最严”,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最严厉的处罚。如果餐饮企业有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将不...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