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保护文化吗民法典立法的标准
民法典保护文化吗,民法典立法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基本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本条规定了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并将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合二为一,居于法典首位,这是我国立法的惯例。
一、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又称为立法的宗旨、立法的旨意,是制定本法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从上述条文可见,《民法典》的立法目的有五个:
(1)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是一个国家民事领域的基本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是公民私权利的大全和指南。
孟德斯鸠认为,“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这句话充分表达民法典的核心要义:权利法定、私权保护,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式的民法典,是“万法之母”。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的要求,具体内容为“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平等、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法治化。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这是总结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更好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内在要求,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民事主体即民事关系的参与者、民事权利的享有者、民事义务的履行者、民事责任的承担者。具体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就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包括民事权利,也包括民事权益。
民法典是权利法典,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是民法典的主要目的。这与现代法治建设的核心“规范公权,保障私权”相一致。
民法典的体系构建也是以民事权益保护为中心展开。其调整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民事权利义务的设定和民事责任的追究予以实现。
(2)调整民事关系
法律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相对稳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等特点。其调整功能是通过制定规范界定政府和权利与责任、规定人们的行为准则、赋予人们权利、明确人们义务、确定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和处理程序的方式来实现的。
所谓民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基于民事法律行为产生亲属关系、婚姻关系、合同关系、损害赔偿关系、物权关系。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调整民事关系,核心是调整权利义务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沿用了《民法通则》中“民事法律行为”概念,其含义等于《民法通则》中的“民事行为”,但是改变了《民法通则》中“民事法律行为”只限于合法行为的含义,民法理论称之为法律行为。
(3)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这一立法目的是吸收了《合同法》“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的规定而增加的。
所谓社会和经济秩序,就是生产、生活、工作、劳动、婚姻、家庭、市场交易秩序;就是人们感受到的人权、自由、安全、平等、公正的秩序;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的秩序;合理、公平、正当竞争秩序和资源配置、财产归属和利用的科学合理秩序,国家公权与个人私权、社会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边界秩序。
我国民法典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受我国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等上层建筑制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是维护社会和经济能够正常运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民法典是私法,但是保护私人利益、个人利益,同时还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各类所有制组织利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民法典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的实质,在于维护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于保障民事权利、增进人民福祉。
民法典既要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又要从社会整体和经济秩序考虑,维护社会和谐文明和经济秩序公正井然。
(4)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任何一部法典的制定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立法要先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意味着我国民法典也要体现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所谓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就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要求,就是适应“四个全面”发展战略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科学总结,是我国民法典具有生命力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国立法的一个根本指标。
(5)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德法融合,用法律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才有可靠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入法,是德法融合,用法律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价值观才有可靠的制度保障。民法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为立法宗旨之一,把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法律的基本原则。因此,民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也是公民树立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法律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十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如在“北燕云依”诉某派出所拒绝办理户口登记案件中,原告的父母在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时,取名“北燕云依”,既未随父姓或母姓,也没有其他正当理由。公安机关拒绝对“北燕云依”进行户口登记,符合法律规定,恪守公序良俗的要求,维护了正常社会管理秩序,得到了人民法院的支持。
对民法典的评价?
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
7月31日,国新办举行民法典及其实施有关情况吹风会。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在会上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填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空白。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民法典”称谓的民事法律,实现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法典梦。
这部民法典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拥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国际法学界好评。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导下,经过五年多努力,民法典终于问世,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我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民事法律制度建设成就的一个结晶。习近平总书记讲,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整合,也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法律文化的精华,借鉴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所以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水准的民法典,在人类法治文明园地当中具有代表性。
我国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国家治理的良法重器,也是人民民事主体权利的一个宣言。它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民法典六大保护?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意思自治是现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
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公平正义是对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
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它和公平原则一样,既是法律原则,又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绿色原则
这是新确定的一项法律原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项原则既传承了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理念,又体现了新的发展思想,有利于缓解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的矛盾。
民法典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6、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与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吗?
一致。民法典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浓厚的人本主义思想,“天地之性人为贵”所倡导的人的价值和尊严,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将保护民事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法典的宏观结构、中观制度、微观规则为舞台,建构出一套科学完备、气势恢宏的民事权利体系,切实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
它和其他法律有什么不一样?
很高兴受邀回答这个问题!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创立了我国法典编篡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既是重要标志意义法治建设工程,又是象征国家、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
1、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2、民法典的编纂突出体系性、综合性和全面性。汇编只是简单地罗列,而编纂则是汇集、系统整合、科学整理,对不适应的规定进行修改与完善。我国民法的各项具体法律都已经齐备,这些制定于不同时代的法律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具体制度之间不乏重叠和冲突,有的甚至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这就很容易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的产生,影响司法公正。于此而言,编纂民法典,一方面,有利于解决民事单行法之间冲突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法院统一裁判依据,正 确适用法律,公平公正解决纠纷。民法典的编纂它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我国的整体法律制度及司法实践,依赖于法学理论研究,也立基于全社会思想观念的发展。第一,它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里程碑。第二,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都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法治是基础、是支撑、更是保障。民法典的制定会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第三,它是推进“四个全面”,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民事生活的基本法,事关人民群众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文化教育权、选举权等等权利的享有和实现,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民法。民法典很好地完成了从基本权利到民事权利的过渡,内容更加体系化,更加完整,有利于司法实践,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义务。
3、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的关系,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民法典是民商事法律,是一般法,具体的民事法律比如知识产权法、劳动合同法等等是其领域内的特别法。二者关系应该是,特别法有规定的优先适用特别法,特别法没有规定的则适用一般法。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按照民法典的精神和规定,修改现行的单行法;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特别法的作用,针对特定对象做出更加具体的制度安排。一部民法典,浓缩了无数人的奋斗,也见证了人民权利的不断发展。它体现了传承性、时代性,更是新时代“人民至上”思想的结晶。这是一部人民的法典,而如何迎接民法典时代的到来,不只是法学界的研究、司法的实践,作为普通民众,还应该以此为契机,明了自身的权利,明白自己的义务,知晓自己行为的法律底线,齐心协力,用法治构筑稳稳的幸福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