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平等主体的含义,民法典规范了哪些?
民法典中平等主体的含义,民法典规范了哪些?
一、见义勇为免责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实施)新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民法典草案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二、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民法典》新规定: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目前,小区电梯广告、外墙广告收入归谁?这些内容物权法的规定并不明确,引发了一些矛盾纠纷。民法典草案明确,利用小区业主共有场所产生的收入属于业主共有。这将发挥定分止争的作用,维护业主合法权益。三、禁止高利放贷《民法典》新规定: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民法典草案禁止高利放贷,表明了国家鼓励人们投资实体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因高利放贷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四、保护个人信息《民法典》新规定: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挑战,民法典草案确认和保障与个人信息有关的人格权益,并规定个人信息利用的基本规则,让个人信息使用有法可依,将有效遏制过度搜集个人信息的乱象。五、界定夫妻共同债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六、增加遗嘱形式《民法典》新规定: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七、高空坠物定责《民法典》新规定: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民法调整对象里面那个平等关系是指什么啊?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可以概括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平等关系是指主体地位平等,具体而言是指社会民事经济活动关系中,参与者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民法典民事主体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民法典民事主体应该遵循原则:
1、平等原则: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公平正义是对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4、诚信原则: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
5、绿色原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6、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
民法典调整的对象有三个特点?
民法典调整的对象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主体从事民事话动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
。
民法中所说的平等主体是就何而言?
民法是万法之母,讲究内容框架和基本知识点逻辑条理。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这句话几乎就能展开民法所有内容。“平等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教材中大都会介绍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两者皆关联代理制度,二人以上相互代理即合伙,传统上两户一伙等同于非法人组织。“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合起来讲就是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换个角度单独讲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主体即“平等主体”,内容即权利和义务(强调的是权利),义务即权利和权力的逆向表述,在民法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和追求效率的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权利有一个最佳赏味期限,即诉讼时效制度。由于法律关系的类型化,会分别对应不同客体。民事法律关系不是凭空而来的,有因果关系。民事法律事实是因,民事法律关系是果(强调权利变动产生的关系)。作为因的民事法律事实,核心为民事法律行为,核心的核心为意思表示,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喜欢你想亲你(意思表示),亲你(行为),我们谈恋爱了(事实),我们是男女朋友(关系)。意在表达一种连续性,当然恋爱关系并不受民法调整。下面↓的物权法、债权法、人身权法等各种小法之间所具有共性的东西,提取公因式,放入上面↑的民法总则。其实,不管是什么总则,里边大多是些一般性的规定。“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分别讲,人身关系关联婚姻和继承,财产关系包括债权和物权,人身和财产关系交叉部分关联知识产权。
从应试角度来说,考民法这块分值八成在财产关系,财产关系这块分值六七八成在债权,债权这块分值八成在合同。
物权部分,一分三: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用益物权再一分四,担保物权再一分三。其中需要强调所有权,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基本工具,像一个扳手,能撬动很多齿轮,齿轮转意味物权变动。
提出主线,架起结构,照体系记框架,将内容串起,书本可作为字典使用,用来查阅未掌握知识点。这样一来,原本最厚的民法变薄了很多。 以民事主体为核心,以法律行为为手段,以权利义务为线索,建立整个民法体系大厦。不管最后怎么考,相信都能屹立不动。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