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党内干部职称约束,什么是职务什么是职称?
什么是职务什么是职称?
简单来讲,职务就是党政机关领导职位,和管理人员职位。职称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水平。局长、主任、队长等,就是职务;助理工程师、农艺师、高级教师、教授等,就是职称。
职务和职称,都是干部身份的人员才能取得的待遇和级别。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党政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都是干部,工勤人员已经被要求退出实职,不能通过代干、聘干、转干等形式,再担任党政机关的领导职务(代干、聘干、转干,实质上也是以干部身份担任职务)。在事业单位中,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都是干部身份,因而事业单位的职务和职称都是干部身份人员才能取得,同样,通过竞聘担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人,其待遇和管理方式和干部没有区别,因而也算是干部。
职务的提升,是通过民主推荐后,由组织部门考察任命的。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从副科级开始,一路晋升正科级、副处级等,共有乡科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司局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国家级正副职,共分为10个层级。除此之外,还有8个层级的非领导职务,分别为正副巡视员、正副调研员、正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新《公务员法》颁布实施后,取消了“非领导职务”,取而代之的是一二级巡视员、一至四级调研员、一至四级主任科员和一二级科员12个级别,实行职级并行规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提升,也是从管理十级开始,最高管理一级,分别与公务员职级相对应。职级晋升都有年限规定,也有学历要求,即使能力突出、考核优异,硬件不达标,也不能提拔任用。
职称的提升,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档次,初级又分为员级和助理级别,高级又分为副高和正高。职称的晋升同样有年限和资历条件限制,满足条件才可以评定,评定后还需要聘用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和政策,目前我国是实行“评聘分开”的制度。对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突破学历、资历等硬件要求,破格提拔。新的职称改革,不仅降低了职称评定的许多硬件要求,还将职称评审权力下放,向一线、基层、实绩靠拢。下一步职称改革的重点,将是打破“职称终身制”,创造职称“能进能出”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职务和职称是分开的,分别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也有不同的待遇和工资模式。只有在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中,才有不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员可以“双肩挑”,既当管理人员,晋升职务,又可以选择评聘职称,执行职称工资。
职称降级条件?
第一是因为虚假伪造文件和成果而得到的职称,被发现,会职称降级。还有就是在自己职称范围之内,自己犯了职业大错。也会职称降级,比如医生出了重大医疗事故。
民法典的典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其第一章有十二条典型基础性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条 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是党的什么规范?
民法典不是党的规范,是法律规范,党员也应该遵守民法典。
党群部可以考什么职称?
党群编制的工作人员对应的职称是政工师,这是专门从事政工工作的职称,分初级政工师,中级政工师和高级政工师,这类职称一般是在国资企业评审通过就发证,不需要参加考试。政工师职称的,高级政工师。
党群服务中心是面向党员、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周边群众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办理党内业务、传播党建理论知识、提供党员政治生活的场所。
总体理论
以集约化的形式,整合基层所有资源,摘掉各部门行业各自一套的设点设站,摘掉挂在村、社区门口的各类杂乱牌匾,着力戒除形式主义,面向群众整合打造最贴近党员、群众的服务站点,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群众想来、爱来、盼来、还来的活动阵地。
主要工作
开展党代表联络群众、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群众、提供并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和本区域党员服务网络网格的建设、提供便民政务直通服务、受理反映社情民意、推进城乡区域化党建工作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