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草案社会公众意见,民法典的实施对户籍管理的意见?
民法典的实施对户籍管理的意见?
就是会有很多权利登记制度需要不断完善,比如登记居住权;以及对实际权利状态核实责任,比如高空坠物连带责任,到时候要去落实到居住人。
随着登记制度和大数据管理的完善,一方面会给户籍管理带来便利,便于查询,但更多会加重管理责任,因为你们掌握了实质状态,对一些问题的实质审查义务更重,也因此负有更重的数据管理责任。
此外,跨域跨部门的数据信息协作会成为常态。
民法典修改几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典的编纂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先后启动过五次民法典编纂的工作。
第一次编纂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
第二次编纂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
第三次编纂 197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虽然草案并未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后来制定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该草案为基础。
第四次编纂
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
第五次编纂
2014年10月23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的目标。
2016年6月, 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此前,我国已修改婚姻法,出台了继承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年3月, 作为中国民法典开篇之作的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编纂完成了关键的“第一步”。
2018年8月, 各分编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其中包括6编,即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共1034条。民法典编纂迈出“第二步”。
2018年12月、2019年4月、2019年6月、2019年8月、2019年10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第十四次会议对各分编草案进行了拆分审议。
2019年12月23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现场,一本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摆放在与会人员面前,“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 ,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民法典草案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
2020年5月 ,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编纂进入最后阶段。
中国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从公民生活角度分析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有何现实意义?
民法典颁布: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是保护私权利的法律汇总,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也是公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的编纂与出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一、民法典的颁布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编纂民法典作为重大立法任务。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五次民法典起草工作,这一任务顺应新时代发展,关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诉求,立足民生发展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加强民事重点领域立法,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并有利于规范公权。民法典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汇编,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新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反映出一个民族对生存发展民生关键问题的基本立场。纵观世界法制发展史,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法典,通常都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形成的,凝聚起这一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广泛共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立法工作坚持以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为根遵循,结合民生实际,密切关注人民发展要求,体民情、聚民意、保民生,创造性地做好立法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更加深刻地回答了我国法治建设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民法典的颁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凝聚
首先,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立法目的。民法典在总则第一条中明确提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凝聚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体系建设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其次,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贯彻落实、保障人民权利,是这部民法典丰富的内容特色。回应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是民法典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当前,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民主法治、人格尊严的保护、环境的保护、民事权利的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等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在充分调研之后,民法典的编纂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推进和创新。比如,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创新,不仅是完善法律对人的权利全面保障,也是落实宪法精神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格权从基础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到大家现在普遍关注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等发生了诸多变化。如何保护人们的这些权利,迫切需要立法来规范。
再次,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公民私权中很重要的物权编也是人们高度关注的内容之一。如在此次的民法典编纂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内容做了完善,为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解决农村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性不够的问题。此次民法典草案物权编新增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三、民法典的颁布是新时代中国立法进程的重大工程
民法典编纂过程庞大而复杂,“编纂”意味着跟现行的民法单行法相比,民法典的内容并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单行法基础上的修正完善,根据时代的发展增添了一些新的制度安排。从民法总则到民法典的编纂,先后10次公开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总共有425600多人参与提意见,提出的意见总数达102万条。除了公开征求意见,立法机构还面向各地方发函广泛征求意见。民法典征集意见不仅涵盖各省人大中央有关部门,还有包括学术研究机构与基层立法联系点。除此之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编纂过程中 创新工作机制,除了法工委以外,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学会纳入编纂协调机制当中,集成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学界方方面面的力量充分参与,确保编纂工作科学高效实操性强。
为了有序推进,我国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并将修改完善的各分编草案同民法总则合并,成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2015年民法典编纂正式启动,编纂民法典既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一项重大立法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法治建设部署。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7年3月,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审议。此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会议对各分编草案进行拆分审议。在历时五年的编纂过程中,民法典草案编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则,从宏观的国家发展到微观的个人权益维护保障,从总则到各分编的修订完善,共完成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创下新中国立法史的新纪录。
这部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民事权利的一个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部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立法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治建设更加深入人心,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彰显出丰富的时代精神,让我们共同期待民法典的正式施行。
划重点:如何确保民法典统一正确实施?
今天,《民法典》已走进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是百姓生活的百科全书。
针对所问谈点个人意见,欢迎与众友交流互动和学习。
一,有政府主导,党政军民学参与,执纪,监察部门牵头,公安,检察,法院严格执法,在全社会掀起大力宣传,教育,引导,学习《民法典》的浓厚热潮。
二,《民法典》是百姓(政府)的“家规”。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保证。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宪法》的核心要点。
用百姓的话讲即“国有法,家有规”。
依法治国的中心是依宪法执政,理政。
由上,执法是社会管理,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民法就在我们身边,她象空气,水,阳光。
执好民法典,监督和有效监督是重中之重,而监督务必做到全方位,无死角,人人有权对违法者说不,且敢亮见(剑)。
法典通过的时间是什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20年5月28日下午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正式出台后,我国民事权利保护将进入法典时代。它采纳“七编制结构”,分别由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组成,共1260条。
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着手第一步的民法总则制定。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此后,全国人大抓紧开展民法典编纂第二步的各分编编纂工作。
三年来,各分编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和公开征求意见,最终和民法总则合并,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2019年12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经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民法典起草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法研究室主任谢鸿飞对界面新闻介绍,民法典是社会的基本法,它调整四大领域:一是市场经济领域。这是民法典传统上最为重要的功能。二是非经济的社会领域。以非营利法人为代表,可缓解国家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巨大压力,为民众实现自己超越精神提供法律工具。三是婚姻家庭领域。这部分调整的是自然人的身份关系,包括父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其他近亲属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人死亡后的继承关系。四是个人私生活领域,主要体现为各种人格权,尤其是隐私、个人信息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5月22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民法典草案说明时表示,民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是对我国既有法律的尊重和延续,也回应了21世纪的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王轶对界面新闻表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