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侵权 >>

两会新政策20条(两会新政策20条是真的吗2020)

2022-11-16 侵权

二十条防疫新政策

法律分析: 一、党中央、国务院

1、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调度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号)

3、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口物资不实施对美加征关税措施的通知》(税委会〔2020〕6号)

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20〕100号)

2、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采取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20〕110号)

3、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企业债券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20〕111号)

4、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发改电〔2020〕170号)

5、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发改运行〔2020〕184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全国两会关于经济政策的提案解读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1.多措并举,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一是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企业家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二是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塑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打造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和企业家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一是围绕企业开办注销、施工许可证办理、不动产登记等关键环节,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二是建立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民营企业家接待日”活动等对接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三是加强公共媒体涉企政策宣传,及时向市场传递政府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政策导向。四是各级政府加大对涉企政策的学习、研究和落实力度。五是推进民企纾危解困行动。

3.继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一是适度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低税率优惠;对于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特别是机器设备,允许选择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办法。二是完善增值税政策,加快推进简并二档税率、放宽留抵退税条件、扩大增值税进项抵扣等政策优化。三是对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继续给予税收优惠,适当延长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四是科学制定鼓励民企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数字化转型、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进一步梳理和精简收费清单目录。

4.有效降低民营经济的融资成本。一是鼓励商业银行推出与民营企业融资特点“短、小、急、频”相对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三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民营经济扩大股权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利用发行企业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四是完善民营企业征信系统。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全国政协委员、 南京大学 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 南京大学 商学院教授杨德才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稳健发展的提案》。

民营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相关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近年来,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举措,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民营经济发展盘桓不前,则是不争的事实。”杨德才表示,这既与变化了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有关,更与政策环境有关。

那应该如何更好促进疫情常态化下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民营经济稳健发展呢?

记者注意到,在杨德才的提案中,其将“精准制定政策机制,高效促进政策落地,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放在建议首位,要“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秉持‘问题导向’‘发现痛点’原则,充分了解和听取企业家实际需求,让涉企政策更接‘地气’”。

杨德才同时认为,还需要“推动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高效落地,权威公布涉企政策清单,拓宽宣传申报渠道,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知晓度。精简政策兑现环节,加强政策执行跟踪,提高政策兑现效率,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同时要“推进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修订阻碍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

除此之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常态化政企联系服务制度”“深化减负行动,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培育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平台”也被杨德才着重提及。

如在“深化减负行动,加大纾困帮扶力度,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完善风险化解措施”的建议中,杨德才认为:“一是继续开展‘阳光减负’行动,严格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减负降本和清废放权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各项减负举措落地情况跟进督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开展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推动优质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加强‘银商合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逐步提高信用贷款比例,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杨德才认为,通过“推进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倾斜,量身打造中小微企业融资信贷服务产品”。

杨德才还认为,同时需要“对优质民营企业及上市公司,支持开展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设立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基金,防范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对主业经营良好、暂时性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协调金融机构保障合理的资金需求;对正常还本付息企业,不得随意停贷、抽贷、压贷、断贷,不得附加不合理的授信条件”。

而“培育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人才吸引力”也被杨德才着重提及,其认为,可通过“加强谋划布局,根据各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基础,加快中小微企业园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行业协会生存和发展的宽松环境”等加快建议落地。

杨德才最后表示,在“加大人才政策力度外,更要满足人才对就医、子女就学、创新平台建设、生活休闲、学术交流、人际交往等更高层次需求,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

两会新政策20条(两会新政策20条是真的吗2020)

户籍改革新政策2022

2022年并没有全面取消户籍限制。就比如你在上海工作上班,但户籍是长沙的,只能通过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家等方式进行落户,若没有落户的,买房和小孩读书也是有困难的。就拿小孩读书来说,可能只能就读私立学校,而高考肯定也是需要回原籍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户籍全面取消限制呼吁度这么高的原因。总得来说,2022两会户籍制度改革最新消息是有委员建议探索北京通州区和北三县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提议,而2022户籍全面取消限制也不大可能,肯定是要有差异化的。通州和北三县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在2022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将提交关于加快构建跨行政区域一体化制度体系,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提案。第二条就提到探索与考虑通州区与北三县先行试点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这对于河北省廊坊市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若一旦实施同城化,意味着北三县的初中生可以报考通州区的高中。因为,众所周知,高考不仅跟学籍有关,更跟户口直接挂钩,你只有北京学籍,没有北京户口,根本不可能参加北京高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022两会有哪些针对提高生育率的提案?

  2022两会针对提高生育率有9大建议提案。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全国人口数据显示: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可以看出,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创下1949年以来新低,出生率则创下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总和生育率只有1.15,成为了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因此今年的国两会有关鼓励生育的提案相比往年多了很多,鼓励生育已成为热门的公共政策刻不容缓的话题。

此次的两会涉及的鼓励生育政策包含了多个方面分别是:现金和税收补贴、购房补贴、增建托儿所、提供男女平等的育产假、推广混合办公、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开放辅助生育技术以及高考和学制改革等很多方面。

一、现金和税收补贴

生育成本过高,一直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二胎、三胎的最重要负面因素之一,而现金和税收补贴则是减轻育儿负担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鼓励生育的第一步,是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

代表建议采取减免个人所得税和现金补贴并重的方式。关于现金补贴的具体建议是:对于二孩家庭的每个孩子,给与每月1000元的现金补贴;对于多孩家庭的每个孩子,给与每月2000元的现金补贴;上述支付都直至孩子到20岁。而在减免个人所得税方面,我们建议对于二孩家庭实行所得税和社保减半,三孩家庭则享受所得税和社保全免除的优惠(为避免扩大贫富差距,可以对减税额设定某个封顶的上限)。

郑坚江,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

建议提高家庭生育二孩、三孩的子女教育支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即二孩按3000元/人/月标准扣除,三孩按5000元/人/月标准扣除。

黄细花,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建议发放育儿补贴,每个孩子,从出生到满6周岁时,国家财政每月发一定金额的育儿补贴,具体金额可参考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张兆安,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提交的建议认为要提高生育率,仅仅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目前缴纳个税的人群比重还不高,最直接的、最有效的应该是现金奖励,尤其对于大部分低收入家庭仍然需要通过资金奖励才能激发育龄女性更多生育。

金李,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

建议实施长期的个税减免和经济补助政策。养儿育女成本高昂,不少家庭望而生畏。只有通过长期持久的补贴才能真正提升生育意愿。为此,建议对三胎以上家庭大幅度提升个税起征点,并且从第三胎起每人每月提供生育补贴直至小孩成年。个税减免政策及经济补助政策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意愿差异化实施。

谢文敏,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

建议健全和完善生育保障制度,除健全现行社保已经涵盖的生育津贴外,还应另行增设生育补贴制度,与生育津贴并行实施。

聂鹏举,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

建议对第三孩按地区实行一定标准的生活及医疗保险补助,比如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20%发放生活补助,生活及医疗保险补助一直持续到18周岁。

周松勃,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涿州范阳医院院长

建议对三孩家庭每月每孩发放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三岁。父母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缴纳金额进行不同程度的减免。实行有差异化的经济补贴政策和按照孩子数量累进抵扣的个税抵扣政策。

穆可发,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建议中央政府出台实质性的鼓励政策,比如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鼓励生育基金”,加大二孩、三孩生育奖励。

二、降低住房成本

高房价,也是现在制约育龄夫妇生育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世界上最高的,要减轻高房价地区的家庭育儿负担,就需要实施对多孩家庭给予购房补贴的政策。具体方式可以通过按揭利息返还或房价打折进行补贴,比如说返还二孩家庭的房贷利息的50%,对于三孩家庭的房贷利息可全部补贴返还。在高房价的地区,这部分补贴的成本,可以考虑通过增加住房土地供应来覆盖。

四、提供男女平等的育产假

这里的“育产假”,不止女性产假,也包括男性陪产假和父母育儿假。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省份都已通过新修订的人口与计生条例,普遍延长了产假,并新增育儿假。但如果仅仅延长女性育产假,不可避免会导致企业不愿意招聘女性,让男性承担更多育儿义务,以此降低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也提升女性生育意愿。

为了减轻职业女性生育小孩的后顾之忧,政府除了应承担产假期间的用工成本之外,还需要出台男女相对平等的育产假政策,这将有利于保障女性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上的权益,尽可能消除职场上的性别歧视现象。

另外通过商业化生育保险制度,由商业保险而非企业承担主要的生育假成本,实现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担养育成本的局面。

由国家、企业和家庭共同分担,利用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手段等多种措施,适当分担用人单位的成本。

五、把辅助生殖技术的费用纳入医保

当今社会,不孕不育症患者患率非常高,许多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是高额的医疗费,特别是辅助生殖技术费用是非常高的,这让不少想要孩子的夫妇望而却步,202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约12%-18%。

虽然之前北京市宣布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

但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均未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我们建议鼓励和扶持辅助生育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把相关服务纳入医保。

民革中央在今年两会上提交《关于改善育龄人群生殖健康的提案》建议:对于生殖健康和医疗的相关产业和技术:

一、提高重视程度,建立多级预防体系

二、鼓励研发推广先进诊疗技术,实施多种治疗手段

三、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构建制度性保障体系。

六、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

还有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话题:该不该开放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同意跟反对都持不同意见,现在回应来了。

根据原卫生部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规范》(卫科教发〔2003〕176号)中规定:“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此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造成单身女性无法使用精子库、冻卵等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来行使生育权。

代表建议修改此规定,以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利。

现代职场女性要兼顾学位、事业和家庭,导致在精力和时间上往往会面临冲突,有时不得不倾向于推迟结婚或者选择单身。对于30多岁还未结婚的女性有很多,而她们有的虽然不想结婚,火其他原因不愿结婚,但是希望能拥有自己的孩子独立抚养的也非常多,她们也需要生育技术的帮助,如冻卵和人工授精,来实现有孩子的愿望。

建议放宽单身女性冷冻卵子的政策限制,以解决婚育年龄大幅提高所引起的生育困难所需。

七、推广灵活办公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中远程会议、协同工作软件的成熟,远程办公在技术上已经趋向成熟,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被迫实现远程办公,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远程办公的潮流。亚马逊、微软、谷歌和苹果都已经把远程工作的模式常态化,推出了不同的混合办公的制度。近日,携程中国公司宣布全公司近三万名员工将实行混合办公制,允许员工每周三和周五在家远程办公。这是中国首家大型公司推出“3+2”的混合工作制。携程在推广混合办公模式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工作效率没有下降,而且还大幅度提升了员工满意度。混合办公的社会效应也很明显,可以减少通勤的拥堵,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家庭和谐、缓解高房价和提升生育率。

黄细花提交《关于推广“3+2”混合办公模式的建议》:一是探索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采用“3+2”混合办公模式。国家人社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结合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用工实际,积极推广混合办公模式,允许员工每周三和周五选择1-2天远程办公,更好的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提升员工幸福感和满意度。二是从法律制度层面保障和支持混合办公模式的落实。

八、教育改革(减少高考内卷,缩短学制)

除了直接的财务成本,中国家长为孩子升学所花的钱和精力投入也几乎是世界最高的,操碎了心,这同样是压制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缓解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关键在于改革教育体制,需要减少高考内卷和缩短学制。现在企业招聘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导致考研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

提交建议尽快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缩短学制、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实行小学到高中的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甘华田认为,把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选择,从初中阶段推迟到完成普高教育之后,避免升学竞争和职业选择的低龄化,等到他们的心智较为成熟时,再来做出选择,这样更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可以让更多有潜力的孩子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制度上彻底解决中小学的内卷,缓解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九、其他建议

黄细花(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代表建议尽快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现在提“三孩政策”,会给人们一种错误的印象,认为生育四孩是违反政策的。虽然现在有意愿生育四孩及以上的夫妇占极少数,但鼓励生育不限多少胎,更符合国情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联合提交提案,建议通过完善相应法律和政策、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切实提高人口出生率。建议全国人大制定《生育保险法》。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韦震玲提交提案,建议建立家庭全职服务成员职业权利保障制度,维护家庭全职服务成员的合法权益。

全国两会精神主要内容(全文)

全国两会精神考点一: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的大背景下,各地将亮出怎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这无疑将成为观察地方两会的重要视角。

全国两会精神考点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在一些地方已经公布的省级人代会建议议程中,审议地方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为本次省级人代会的标配议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全国两会精神考点三: 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地如何确定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何绘制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无疑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此外,教育、医疗、环境、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一直是省级地方两会舆论场中的热门话题。新的一年里,各地政府将作出哪些民生承诺和部署,同样备受期待。

全国两会精神考点四:就业、社保等凝聚民生新期待

“民生”向来是每年两会的热点。从就业增收到社会保障,从住房制度到教育改革,多个民生领域“热词”,承载了代表委员更多的民生期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社保是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就业领域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将进入快车道。

全国两会精神考点五:常用词

从关键词来看,共有6个方向:

1.几乎所有省份科技创新都摆在“C位”(各项工作的前3位);

2.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是三大方向;

3.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有所下调,传统基建投资退潮,新基建和轨道交通是主方向

4.制度红利有望进一步释放,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

5.促消费的重要性提升,有三大抓手;

6.其他关注点,都市圈、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等。

2021年两会重点内容及热点话题

一、2021年两会重点关注三大内容!

1.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的大背景下,各地将亮出怎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这无疑将成为观察地方两会的重要视角。

2.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在一些地方已经公布的省级人代会建议议程中,审议地方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为本次省级人代会的标配议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3.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地如何确定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何绘制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无疑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此外,教育、医疗、环境、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一直是省级地方两会舆论场中的热门话题。新的一年里,各地政府将作出哪些民生承诺和部署,同样备受期待。

二、2021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

9个关键词速览两会看点:

1.关键词一:远景目标

到2035年基本实现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

2.关键词二:民生刚需要

就业、住房、医疗、消费、粮食等话题依旧是热点。

3.关键词三: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早在2018年1月,******、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就提出了乡村振兴三个阶段战略构想,明确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一些改革试点和重大行动计划也在积极有序推进。

4.关键词四: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规划先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

5.关键词五:健康中国

健康中国,是2017年10月18日,******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6.关键词六:科技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创新发展放到了新发展理念的首位。如今,创新在各个领域蔚然成风,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7.关键词七:制度创新

对全国人大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作出修改。

8.关键词八:正风反腐

建党百年,更要反腐。

9.关键词九:与世界共处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激荡、叠加共振;当今中国,正迎来中共建党百年和“十四五”开局,并向着新中国成立百年的目标奋进。在此新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如何与世界共处,中国外交如何发力,全国两会将是一个重要观察窗口。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有何亮点?“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如何实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否会有新一轮调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3月8日19:30-21:00,《乾约》第8期再次隆重开播。乾道特约******政治局集体学习宣讲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让·莫奈讲席教授黄卫平先生与我们分享了《2021年两会精神解读及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202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非凡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我国改革开放和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黄卫平先生认为,2020年全国人民在我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尤其是在去年第一季度GDP负增长、全球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我国依然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环境治理、生态恢复让碧水蓝天重现,可以说去年我国取得了非凡成就。

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GDP增长6%以上的预期目标”,黄卫平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促进增长潜力充分发挥。

在我国基本控制住新冠疫情、疫苗逐步广泛接种、各行各业全面复工复产的情况下,同时由于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今年国际社会对我国GDP增速预期达到8%甚至更高。因此,实现6%以上的增长难度不大。

坚持“房住不炒”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驱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关举措。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黄卫平认为,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去年至今年初房地产领域政府多次出手大力度调控,坚守“房住不炒”原则不变,坚决推进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显然,创新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首要驱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红利出尽,第四次工业革命尚未全面来临的“存量经济”时代,包含“ 5G 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新基建”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为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动能。同时,相关领域也将成为国家财政与民间资本的投资重心。

货币政策合理适度

“放水”再难重现

政策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黄卫平认为,《报告》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维稳基调,提出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今年财政赤字率在3.2%左右,较去年大于3.6%的目标有所下调,但普遍高于市场预期,总体上属于较宽松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宏观杠杆率和汇率基本稳定。与财政政策基调相同,货币政策也强调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此外,此次《报告》强调要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使小微企业融资更加便利,预期企业整体融资成本将稳中有降。 ;

国家新政策有哪些2022

2022国家对户口新政策有哪些

目前暂未出台有关于户口的新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

现役军人的户口登记,由军事机关按照管理现役军人的有关规定办理。

居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的户口登记,除法令另有规定外,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

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

农业、渔业、盐业、林业、牧畜业、手工业等生产合作社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合作社以外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第四条 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

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

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

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第五条 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

第六条 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第七条 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第八条 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农村在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公民如果在暂住地死亡,由暂住地户口登记机关通知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注销户口。

公民因意外事故致死或者死因不明,户主、发现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派出所或者乡、镇人民委员会。

第九条 婴儿出生后,在申报出生登记前死亡的,应当同时申报出生、死亡两项登记。

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行贿受贿罪(贿赂多少钱可以定罪)
下一篇 上海付费通网站(上海付费通快捷支付)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两会新政策20条(两会新政策20条是真的吗2020)

二十条防疫新政策 法律分析: 一、党中央、国务院1、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