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草案解决了什么,2021民法典每编具体解决什么问题?

2022-11-16 法律法规

2021民法典每编具体解决什么问题?

7编1260条,几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为。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它的影响将贯穿中国人的一生,事关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所虑所求。

2021民法典意义?

亮点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照顾和监护制度,同时第一次对于胎儿的权利提出保护原则。

亮点二是在物权编中明确了住宅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自动续期的原则,还增加了居住权的内容,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方便和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亮点三是在合同编中完善电子合同订立,履行特别规则是适应和发展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的需要。合同编还明确了禁止放高利贷,借贷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亮点四是人格权的独立成编。对于人体冷冻胚胎、“基因编辑”、干细胞买卖等一些新技术出现的争议,明确划出了法律红线,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同时对于性骚扰的认定标准进行法律规定,还加强了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保护的内容。

亮点五是在婚姻家庭编中规定了30天离婚冷静期,减少因为一时“头脑发热”而离婚的情况,保护了家庭和人伦秩序的完整性。亮点六则是在继承编对遗产继承的范围作出了改变。遗产范围是指自然人死亡而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其中包括有游戏账号、微信号、QQ号码等数字虚拟财产。

第七个亮点是在侵权责任方面,强调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包括高空抛物、坠物致人伤亡等事件中采取必要保障措施的责任人及应当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这部法典曾历经了四次的启动后又搁置,经过几十年的调查和修改,集中了几代法律人的智慧结晶,最终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表决通过了。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在全社会都掀起了学习《民法典》的热潮,我们这些在大墙内的服刑人员也同样不能掉队。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这部法律的重大意义,学好这部法律,为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的公民而努力!

民法典对我们老百姓有啥影响?跟其他分类明确的法律差异很大?

不出意外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就要在最近的两会上通过了。

毫不夸张的讲,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去,一生中各个阶段的权利,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比较关注民法典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民法典?

那么,大家热议的民法典究竟是什么?

首先,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汇编后,形成的系统性法律。而民法典被称为“民权保护之母”,主要在于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是保障人民私权的基本法。

民法典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称为“社会生活保科全书”。之所以有这个称号,是因为这部法律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家庭婚姻、邻里纠纷等,都能从中找到依据。

这部民法典,现在是草案,一共分为7编,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总共84章、1260条,10万多字。

如果审议通过的话,它不但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也是至今为止中国体量最庞大的法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历时66年

当然,编纂一部属于自己国家的民法典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我国曾先后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2年四次组织民法典起草,但都因为时机不成熟而一再搁置。第五次是2014年提出的,2015年民法典编纂正式启动,今年两会审议进入最后阶段。

据了解,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在民法典(草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明确胎儿权利保护、住宅70年后自动续期、离婚冷静期、虚拟财产继承权等方面,都是近年来社会上讨论较多的话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可见,民法典的出发点就是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解决现实生活真实存在的问题。

民法典的意义

民法典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不仅仅是权利的宣言,更是民事活动的基本遵循和依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国际上,除了中国之外,法国、德国、丹麦、希腊、瑞士等国家也有民法典。而不同时期成立的民法典,一定程度上具有时代特征。例如比较出名的《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又被称为《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被称为是19世纪风车水墨的代表,它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民法典》是20世纪工业社会的民法典。

而中国的民法典,则更能体现出21世纪互联网时代和高科技时代的特征。

可见,民法典不仅对个人,对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都是非同寻常的。

民法典新增条例的好处?

一、民法典新规的亮点有什么?

亮点一

明确胎儿有继承受赠予定权利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解读:目前规定在遗产分割时,应该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这仅仅规定了胎儿的遗产继承权。实际上,胎儿的权益不仅仅包括继承权,还有包括接受赠与、权利维护等其他利益保护相关的民事权益。比如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胎儿遭受了人身伤害,此条法律赋予了胎儿在出生后提起赔偿的权利。

亮点二

确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为8岁

《民法典》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读:有代表提出,6周岁的儿童虽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但认知和辨识能力仍然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具备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建议改为8周岁。也有代表建议维持现行10周岁不变,也有代表赞成下调为6周岁。《民法典》最终将限制行为能力人年龄下限确定为8周岁。

这意味着一个年满8周岁的孩子可以做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事情。比如打酱油、赠与东西,以及在父母离异时,自主选择跟父亲生活还是母亲生活。

亮点三:成年人可协议确定监护人

《民法典》第33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有关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解读:王佚教授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法典增加了“协议监护”等制度,完全是为了应对老年社会中已经出现的养老监护问题,响应的是中国步入老年社会的实际需要。

有了这条规定,意味着老年人不仅仅只能依靠子女养老送终了。按照这条法律的规定,成年人在自己身体健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医疗护理、财产管理等事务提前以协议的形式,将监护人确定下来,监护人在受托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这里的监护人既可以是亲友,也可以社会保障机构。这样的规定,对于无法依靠子女监护的老人和失独老人,多了一条既合法又现实的养老途径。

亮点四:确定了国家监护的职责

《民法典》第32条规定,“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

解读: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监护事件,促使社会呼吁应当强化国家监护职能,在监护人缺位时由政府民政部门及时补位。2015年2月,首例由民政部门申请撤销父母作为孩子监护人资格的案件,最终以撤销父母对女儿的监护权,指定徐州市铜山区民政局为孩子的监护人结案。该案成为《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正式实施后的典型案例,也为推动立法作出了贡献。

《民法典》的此条规定,将促使民政部门真正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承担监护监督责任。

亮点五:赋予村委会居委会法人资格

《民法典》第96条规定:“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解读:一直以来,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虽然在宪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都有自己的法律地位,但是没有明确的民事法律地位。调研发现,现实中由于没有民事主体身份和地位,很多村委会代行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时无法从事一些民事行为,比如签合同,去银行开户等等,阻碍履行公共管理事务。鉴于此,民法总则做出了明确,规定居委会、村委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居委会、村委会被赋予法人资格,意味着可以独立签订合同,到银行开户,遇上纠纷,可以独立地起诉、应诉打官司。

亮点六:个人信息、虚拟财产等个人权益保护范围扩大

《民法典》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个人信息。”

《民法典》第117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解读: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法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作出了一些规定,但针对当下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现状,难以起到真正保护个人信息的作用。为此,有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提出,“个人信息保护”也应该作为民事权利,从民商法、侵权法的角度破解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难题。为此,民法总则专门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明确。

征地获得补偿的权益也是公民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因此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为了适应互联网和大资料发展,体现时代性,民法总则还专门规定对网络虚拟财产和数据等进行保护。有了此规定,意味着“QQ币”、“网游装备”等网络虚拟财产,都将成为民法意义上的私人财产,受法律保护。

亮点七:见义勇为致受助人损害不担民责

《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解读:关于这一规定,出现多次修改,首次规定是“非重大过失致受助人受损的,不担责”。此后修改为“因重大过失造成受助人不应有的重大损害的,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草案四审后,再修改为“受助人能够证明救助人有重大过失造成自己不应有的重大损害的,救助人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直至表决稿,不再区分是否构成“重大过失”,删除了上述几个版本的限制,直接明确为184条的内容。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解释称,这是为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倡导培育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亮点八:绿色环保被写入基本原则

《民法典》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规定民事责任承担的179条中,再次明确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包括“恢复原状”,并增加了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解读: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是此次草案的亮点之一。近年来,屡现剧组损害生态环境案例,最终只能以罚款尴尬收场,破坏环境的后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有了法律的明确规定,破坏环境的主体,就不仅仅是要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还要面临恢复原状,修复生态环境的法律责任。恢复原状、修复生态环境将面临着高额的成本,这对环境破坏者而言,将比罚款和赔偿损失的处罚更为严重。

亮点九:一般诉讼时效由2年增至3年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其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解读:据王佚教授介绍称,伴随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交易方式与类型不断创新,权利义务关系更趋复杂,要求权利人在2年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权利显得过短,对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利,有必要适当延长。民法通则在吸收司法实践经验后,对民事诉讼时效做出修改,将一般诉讼时效期间由现行的2年延长为3年。

亮点十:未成年人遭性侵,18岁后还能告状

《民法典》第191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解读:现实中,一些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中,因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于“性”意味着什么可能还一知半解而遭到蒙蔽,甚至许多未成年人慑于侵害人的淫威而不敢声张。等到成年后,再去寻求法律救济,却往往已超过诉讼时效。

有了这条特殊规定之后,意味着,遭性侵的未成年人,以18周岁为起算点,在18岁至21岁之间,均可向法院主张权利。如果期间有中止、中断的情形发生,甚至在特定情况下有延长的情形,那么还可以比21岁的时间更长。

我国新颁布的《民法典》有十大亮点,其中一大亮点是规定胎儿有继承受赠与的权利。我国以前的法律认为胎儿只有在出生后才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现在我国《民法典》将胎儿的民事权利提前至胎儿出生前。

从德治和法治谈谈民法典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好推动民法典实施。从实践看,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社会生活风清气正,都离不开民法制度夯实基础、与时俱进。正如国家领导人所说:“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充分把握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才能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更高境界。

实施民法典,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常抓不懈。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不仅要考虑民法典规定,还要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与此同时,维护好民法典权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题中应有之义。善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善以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才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民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我们要深刻领会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更好保障人民权益,让民法典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让民法典的规章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来源,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光辉典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图解民法典免费下载网站,2021年,实用版民法典哪个版本全面?
下一篇 民法典1132条全文详解,民法典1123条详细解释?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民法典草案解决了什么,2021民法典每编具体解决什么问题?

2021民法典每编具体解决什么问题?7编1260条,几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为。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它的影响将贯穿中国人的一生,事关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所虑所求。20...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