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民法典诽谤罪(2021民法典诬陷)
诽谤罪量刑标准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满足下列条件的即构成诽谤罪: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六条 【国有财产的范围、国家所有的性质和国家所有权的行使】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诽谤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情节严重的能构成诽谤罪。采用各种方式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给他人造成一定的后果,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情节较轻的不构成刑事犯罪。《民法典》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诋毁他人名誉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在我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一、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的后果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在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要负法律责任。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诽谤信息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行为人不明知而发布转发的不构成诽谤罪在网络辱骂恐吓他人属于寻衅滋事罪有偿删帖可被追究刑责,举报部分内容失实但非故意不属诽谤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网络诽谤承担的民事责任
一般来说,中国有关网络诽谤的民事侵权成立,须具备以下个要件:
1、要有损害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为通过网络传播了有损特定人名誉的文字、图片或语言。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行为人明知传播内容必然或可能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却希望和放任结果发生的,为故意。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害他人的民事权利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导致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为过失。
网络诽谤通常会对他人的名誉权造成损害,因此网络诽谤的民事责任往往也就是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责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商业诽谤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条件
一、商业诽谤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2、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为了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能力,并谋求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其侵害客体是特定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4、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假事实,对竞争对手进行贬低、诋毁。 商业诽谤行为是指通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虚假信息,对特定商事主体的商誉、商品或服务进行贬低和诋毁,造成其商誉、商业利益损害的 侵权行为 。其构成要件:在客观上实施了商业诽谤的行为,即有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虚假信息的行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目的是为了败坏特定商事主体的商誉。 二、法律责任 1、商业诋毁行为的 民事责任 我国《 反不正当竞争法 》未对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专门规定,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 法规 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 。 《 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二十四条6868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商业诋毁行为的刑事责任 如果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还可以依据我国《 刑法 》第221条,231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要承担如下的刑事责任: 1)对自然人,处以2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 罚金 。 2) 单位犯罪 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 相关的商业 诽谤罪 ,如照成商家名誉造成影响的,我国按照相应的民事案件进行处理,对相关的受害者进行相应的赔偿。但如造成影响巨大的,我国按照相应的刑事责任的追究,对相关的犯罪者处以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维护我国的经济市场和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