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收购,为什么有的宁愿向大股东溢价50%收购而不在二级市场买入股份?
为什么有的宁愿向大股东溢价50%收购而不在二级市场买入股份?
谢谢邀请!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如果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买,破坏股票供需关系,导致股价快速拉升,出现低价买不到的现象。可以参考大佬举牌格力事件。
第二个原因是故意放出来的利好,想用所谓的利好推动股价的上涨,典型的割韭菜行为。
其实识别方法简单,如果是优秀企业,1的可能性大,如果是渣渣企业,2的可能性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并购溢价率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收购溢价=股权转让价款-项目公司净资产。
阿里巴巴为什么溢价收购苏宁电器?
阿里巴巴并没有溢价收购苏宁电器 1.阿里方面,2016年5月20日,最终淘宝(中国)软件现金出资282.33亿元,以每股15.17元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18.61亿股,占发行后苏宁总股本比例19.99%;
2.苏宁方面,已于2016年5月20日、5月27日,使用自有资金及银行专项贷款,向阿里方面支付所有认购价款,约21.46亿美元,认购阿里新增股份约2632万股,占其发行后总股本的1.05%。 阿里集团CEO张勇表示,从今天开始,整个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新商业生态体系将开放给所有品牌商,成为帮助品牌商完成数字化商业转型的“水、电、煤”,并将真正打破存在于线上线下之间,横亘于品牌商和消费者之间的那堵“墙”。
苏宁云商COO侯恩龙则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和苏宁将至少拿出100亿元投入该计划,用于品牌供应链的重构以及中小企业孵化。
上市公司为何会高溢价收购一些烂公司,然后亏损再大幅商誉减值?
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烂公司,亏损,大幅减值,这些词放在一起就是套路。
关键词,商誉。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只有在发生企业合并时,才会产生。与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不是一码事。
举个简单例子就明白了。A公司收购B企业,B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亿,但是A公司认为B企业很有价值,收购之后未来能够产生远高于3亿的利润,因此愿意花5亿购买A,那么在这个案例中,商誉的价值就是5亿-3亿=2亿。
商誉可以简单认为就是溢价部分。
关键词,商誉减值。
有关财务规定,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收购的企业利润未达标或经营不善,就必须计提减值准备。
如题主所问,上市公司收购的是烂公司,烂公司很快就会现原形,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减值是肯定的。因为是高溢价收购,减值也就是巨大的,极有可能造成上市公司亏损。
我们知道,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亏损会被ST甚至退市的。于是很多公司把商誉一次性大幅减值掉,将风险一次出尽,这成为了很多上市公司的共识。也就是所谓的“财务大洗澡”,长痛不如短痛,减了包袱,以后可以轻装上阵。所以只要出现商誉减值,都是金额巨大的。
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烂公司,又大幅商誉减值造巨额亏损,这里面有哪些套路呢?
1、高溢价收购涉嫌利益输送。本来被收购企业就是值2个亿,双方经过协商最后确定5个亿收购,明显有问题,也是掏空上市公司的常用手段。
2、如果高溢价收购不存在利益输送,一般有对赌协议。比如要付给你的5个亿不是一次付清,要根据被收购企业的盈利情况以及其他条件,你不达标,我就从未付款里扣除。表面上上市公司没有吃亏。
上市公司的套路在这里,高溢价收购,必然给人印象是优质资产。这种并购一经炒作,必然会炒高股价,上市公司大股东可以趁机高价减持,这种收益是巨大的。
3、一般上市公司收购合并,都是定向增发购买资产。高溢价收购必然取得的融资额也巨大,这些钱被收到上市公司口袋里,自主支配。最终大幅减值造成巨额亏损,也是股民的钱。当然这种亏损不是经营性亏损,是财务核算对以前购买行为的一种修正。
高溢价收购一般都是上市公司与被收购企业串通起来的合谋,是套路,极少数是真被骗。
股市有风险,到处是陷阱,入市要谨慎。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
公司收购溢价多少合理?
收购溢价一般是百分之五比较常见。溢价收购是指以高于市场价格的现金购买目标公司流通股,并以高于市场价格的现金成功完成收购。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收购是企业资本经营的一种形式,既有经济意义,又有法律意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