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手抄报图片大全,民法典和原来的法律有什么区别?
民法典和原来的法律有什么区别?
民法典就是法律,属于根据宪法制定的部门法。部门法主要就一个领域的法律事务、法律关系进行规定调整。
民法典主要调整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即调节自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内容。
民法典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对于过往民事立法进行整合汇总而成。
民法典的标志有哪些?
民法典相当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一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典-《民法典》,编纂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中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也意味着离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这部《民法典》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对公民从出生到死亡与之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经营做了更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俗称“百科全书”。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一部法律的诞生有着社会发展和历史的必然性。这部民法典的颁布,对很多未做明确规定的民事行为做了明确规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例如,网上常常报道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小孩偷偷用父母银行卡大额充值,钱的退还问题;高空抛物造成人身伤害,却找不到肇事者,谁来赔偿?未成年女孩性侵等问题,都能在这部法典中找到依据,让民事侵权事件得到有效解决,使被侵害人权益受到保护。
一部法典要让大众熟知了解,离不开普法宣传活动。要加大民法典的普法宣传力度,将其作为“十四五”期间普法宣传的重点,同时要讲民法典的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加大青少年对民法典的认知和了解,做好自我保护的同时避免违法犯罪。
民法典是否能高效发挥作用,重点在于法律有关工作着对它的使用。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各部门加大对民法典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各级司法机关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社会各界要多方推进民法典实施,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
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法治建设领域的工作重点,只要共同努力,这部法典将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将法治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民法典的法律效力?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民法典》集合了物权、人格权、合同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内容十分全面,体系也非常完整。那么,《民法典》的效力范围有哪些?
一、民法典的效力范围有哪些
《民法典》的效力范围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民事活动,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并且效力及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般认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分为六个: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一是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身份平等是特权的对立物,是指不论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处境如何,其法律资格亦即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二是自愿原则。自愿原则的实质,就是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其内容应该包括自己行为和自己责任两个方面。自己行为,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参与民事活动,以及参与的内容、行为方式等;自己责任,即民事主体要对自己参与民事活动所导致的结果负担责任。
三是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因此,公平原则是一条法律适用的原则,即当民法规范缺乏规定时,可以根据公平原则来变动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公平原则又是一条司法原则,即法官的司法判决要做到公平合理,当法律缺乏规定时,应根据公平原则作出合理的判决。
四是诚实守信原则。所谓诚实信用,其本意是要求按照市场制度的互惠性行事。在缔约时,诚实并不欺不诈;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如果说任何自由都是受制约的自由,那么诚实信用应是题中之义。
五是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包括政治的公序和经济的公序。政治的公序主要是保护国家和家庭的公共秩序。经济的公序包括指导的公序和保护的公序。良俗,即善良风俗,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般道德或基本伦理要求。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六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权利人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依法正确行使,不得背离权利应有的社会目的或超越权利应有的限度,以至于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的行使不是绝对自由的,应当受到国家法律、政策、社会公德等必要的约束和限制,从而协调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维持社会正常生活的秩序。
《民法典》的出台对于我国的立法进程而言可谓是意义重大,并且,民事法律关系与我们的生活也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几乎我们在生活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和法律有什么区别?
民法典与法律的区别如下:
1、法律渊源上:宪法是母法,是所有法律的来源;民法典是来源于宪法,其内容不得违背宪法;
2、内容上: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的制定依据,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着国家最基本问题和最基本原则。而民法典调整的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解决民事纠纷,涉及的是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方面;
3、法律责任与实践运用上:宪法在我国现实的司法实践中极少会用到,唯一一种诉讼类型即选民资格案;而民法典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大一部分诉讼都属于民事诉讼,违反民法典要承担包括返回财产、停止侵害、消除妨碍、恢复原状、损失赔偿、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支付违约金等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1.安全保障权: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情权:即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由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强制交易行为。
5.求偿权:消费者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获得知识权:消费者有权获得自身消费及权益保护方面有关的知识。
8.受尊重权:消费者的人格尊严、风俗习惯受尊重。
9.监督权:消费者享有权监督、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10.个人信息保护权。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及隐私受保护,在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使用时,有权要求商家或信息收集者删除信息、停止侵害,并可依法要求赔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