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实训报告)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
买方应当在货到后经检验发现有少数包装不良之时,就赶紧与相关责任方交涉,并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
此案例中,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中相关规定,买方未对货物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直到最后发生火灾,才提起索赔,不能够要求对方全部赔偿,而对方赔偿的话,对于由于买方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导致的损失,卖方是不予赔偿的。
《国际贸易实务》中,违约及其救济方法一章中有相关介绍。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
国际贸易实务的案例
1、我国出口公司A公司与美国B公司签订合同出口服装一批,采用贸易术语FCA(《INCOTERMS 2000》),集装箱海运,B公司要求装运期为7月。A公司于2007年7月15日上午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在上海码头的仓库。当天晚上货物因仓库火灾全部灭失。FCA后面一般要指定交货地点,据题可知交货地点应该是码头的仓库,火灾是交货后产生的,所以,根据FCA的责任风险费用划分原则,风险为B公司承担。
2、我某公司A与英国B公司签订合同出口大米600吨,信用证规定:2008年5月、6月、7月每月平均装运200吨,A公司于5月按信用证规定发货200吨顺利结汇,6月29号在上海港将200吨大米装上“PEACE”轮V.043行次,7月5日在广州港将合同最后200吨大米也装上“PEACE”轮V.043行次。A公司可以顺利结汇,如果信用证关于交货的规定仅仅如此的话。因为信用证只要求提单每月平均200吨,A公司这个装法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提单。
扩展资料: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
国际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
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约束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一、国际环境公约;
二、WTO协议中的环境条款;
三、环境标志制度;
四、国际 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五、进口国的有关环境与贸易法规、技术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题:某国公司以CIF鹿特丹出口食品1000箱,即期信用证付款,货物装运后,
1.向出口方索赔。是货物质量原因;
2.向承运人索赔。提单显示数量符合合同规定,说明出口方交货数量正确,责任在于承运人;
3.向出口方索赔。有15箱货物外表情况良好,但箱内货物共短少60公斤,说明装船前货物就已经短少,责任在于出口方。
拓展资料:
一、出口商先跟进口商签订对外销售合同,在合约条款里注明采用的付款方式,比如T/T,L/C等,然后出口商再跟工厂签订对内销售合同。
进出口商成交后,进口商开信用证或电汇定金,出口商同时与工厂下订单,工厂出货开专票给出口商,出口商缮制单证清关,进口商支付货款清关。
其实在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出口商要做好多事情:几乎包揽所有单据。
例如合同,信用证开征申请,发票,装箱单,装船通知,报关报检,出口收汇核销单,进口商只要审查对方发来的单据,和信用证开证最后付款就可以了。
出口商制作单据时一定要保证单单一致,单证相符,否则容易造成货款拒付。
进出口贸易公司主要做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二、“承运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与托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人。
在货运合同中,承运人的责任一般说来主要是保证所运输的货物按时、安全地送达目的地。因此,承运人应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货物灭失、短少、污染、损坏等负责。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应按实际损失给予赔偿。这种损失必须发生在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内。承运人的责任期间一般是从货物由托运人交付承运人时起,至货物由承运人交付收货人为止。
法律有特别规定或当事人有特别约定的除外。在这段责任期间内,承运人应承担货物损失的责任。只有在损失是由于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合理损耗、托运人或收货人的过错等原因造成的情况下,承运人才可以免责。
法律第四十六条规定:
承运人对集装箱装运的货物的责任期间,是指从装货港接收货物时起至卸货港交付货物时止,货物处于承运人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间。承运人对非集装箱装运的货物的责任期间,是指从货物装上船时起至卸下船时止,货物处于承运人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间。在承运人的责任期间,货物发生灭失或者损坏,除本节另有规定外,承运人应当负赔偿责任。
不影响承运人就非集装箱装运的货物,在装船前和卸船后所承担的责任,达成任何协议。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